电动车论坛
标题:
【心旷神怡酒】开始优惠坛友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2 14:34
标题:
【心旷神怡酒】开始优惠坛友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 于 2010-2-27 10:15 编辑
心旷神怡酒版本敲定,两瓶一个包装(2.5斤)坛友50包快,边远另议。用NN种中药浸泡而成。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3 07:56
昨天晚上和朋友测试了半斤,非常爽。
作者:
njzzp
时间:
2010-2-23 11:54
终于有了第一批心旷神怡酒。
老顽童 发表于 2010-2-22 14:34
卖吗?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3 12:56
卖呀。我的酒一直在卖。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3 17:47
参考资料还有: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见《中国民俗采英录》)。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4 17:00
美酒的艺术照,嘿嘿。
作者:
walkman
时间:
2010-2-24 21:38
这才是真正的黄金酒!
作者:
队长
时间:
2010-2-24 22:51
请问怎么卖?多少钱一瓶?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4 22:59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 于 2010-2-24 23:00 编辑
见消息。
一般是每瓶一斤二两,一瓶一个包装的50包快。两瓶一个包装的90包快。四瓶一个包装的150包快。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5 23:06
上个小资料
2002年11月19日10时20分,第一批“龙涎香调酒液”正式封瓶并进入金字塔造型的贮藏室,2003年3月19日16时40分启封用于调酒。 在本调酒液进入贮藏室的同时放入了四坛普通白酒(15斤/坛,酒精度为62.8°和64°各2坛),经49天(2002年11月19日--2003年1月7日)的贮藏后于1月8日开始进行理化指标测试。理化指标的测试分为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两部分,现将有机成分测试的结果公布出来,供大家参考。
〖62.8°基酒的贮藏实验〗 说明
1、生产厂家:四川南充市阳岗土窖酒厂。
2、配料组成:高梁96.7%,谷壳3%,曲药0.3%。
3、曲药来源:重庆合川市曲药厂。
4、基酒来源:为优质高梁小曲酒。
5、贮藏时间:2002年11月19日--2003年1月7日,为时49天及3个月。
6、贮藏地点:四川省金堂县。
7、贮藏条件:贮藏于金字塔造型的贮藏室中,在酒中不添加任何物质的情况下让白酒接受地气的自然熏陶。贮藏室边长6m,高6m。
8、样品名称:基酒、贮藏49天的酒各500克。
9、检测日期:2002年11月17日。
10、送样人:强建中
11、检测单位: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有机部分);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无机部分)。 理化指标[有机部分] 检测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 基酒 贮藏酒(49天)
颜色变化 无色透明 淡黄色透明
感官评定 口感粗糙味烈香味硬 绵长醇厚清爽纯正
测试曲线: 略 略
香型变化 清香型 露香型
酒精度 (v/v)% 62.8 57.3
总酸 ( g/L) 0.38 0.65
乙醛 (mg/100ml) 17.39 17.13
甲醇 (mg/100ml) -- 8.99
乙酸乙酯 (mg/100ml) 26.61 56.62
正丙醇 (mg/100ml) 49.65 339.67
仲丁醇 (mg/100ml) 23.42 79.22
乙缩醛 (mg/100ml) 19.20 21.31
异丁醇 (mg/100ml) 72.58 59.94
正丁醇 (mg/100ml) -- 3.41
丁酸乙酯 (mg/100ml) -- 3.48
内 标 (mg/100ml) 43.82 45.86
异戊醇 (mg/100ml) 123.11 101.67
乳酸乙酯 (mg/100ml) 56.71 36.59 理化指标[无机部分] 单位:mg/L 无机成份 基酒 贮藏酒(49天)
铁 0.056 0.017
钠 3.89 1.62
钾 0.53 17.40
钙 30.07 33.90
镁 <0.05 1.52
镍 <0.10 <0.10
硅酸 5.59 13.44
硫酸根 7.00 10.29
氟根 10.26 4.62
氯根 0.84 0.84
碳酸根 0.00 0.00
碳酸氢根 91.53 155.60
铜 0.0050 0.040
铅 0.016 0.0015
锌 0.19 0.21 〖64°基酒的贮藏实验〗 理化指标[有机部分] 检测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变化情况
样品编号 1# 2# 3#
颜色与色度 无色 淡黄 淡黄
香型变化 清香型 露香型 露香型
酒精度(乙醇) (v/v)% 64.0 57.0 54.8 降10°
总酸度 g/l 0.39 0.63 0.70 增加1.8倍
总酯浓度 g/l 1.13 1.74 1.33 总体上升
正丙醇 mg/100ml 44.1 316.4 443.1 增加10倍
仲丁醇 mg/100ml 7.3 72.1 104.1 增加14.26倍
异丁醇 mg/100ml 81.4 67.0 62.4 略减少
异戊醇 mg/100ml 131.2 113.6 111.0 略减少
乙缩醛 mg/100ml 22.8 22.5 14.3 略减少
乳酸乙酯 mg/100ml 52.9 37.6 28.3 略减少
正丁醇 mg/100ml 1.6 3.2 4.1, 略增加
丁酸乙酯 mg/100ml 0.9 2.7 2.6 略增加
乙酸乙酯 mg/100ml 29.9 58.1 31.4 略上升
乙醛 mg/100ml 17.5 19.3 12.3 略减少
甲醇 mg/100ml 0.01 0.01 0.01 无变化
正己醇 mg/100ml 4.9 9.5 12.9 略增加 注:1#为基酒;2#为贮藏期49天的酒;3#为贮藏期3个月的酒。
《酒意》
酒之意,贵在同乐;酒之神,在于境;酒之风,在于兴;酒之佐,在于精;酒之道,在于心。 《酒意》释义 酒之意,贵在同乐: 同乐者,不分贵贱,皆为酒友,饮酒之本意在于使人身心达到最佳的欢娱状态。 酒之神,在于境: 神者神韵也,精神感应状态;境,境界,心灵感应到之意境。如:三五好友,山野闲坐,幕天席地,林泉之间,瓜果相佐,聚而畅饮;又如:大宴宾客,婢仆伺立,觥筹交错,举杯欢庆。 酒之风,在于兴: 风为饮酒之风韵、雅韵;酒之风,在于同乐气氛中人与人之间的兴致、理解、感受因人不同而兴也不同,风也有异。 酒之佐,在于精: 言酒之佐配,也在于食物的不同,酒有不同,食亦不同。如“烧刀子”酒必配牛羊肉,可加火锅但绝不可加鱼。 酒之道,在于心: 酒之道,因人不同,境不同,意不同,兴不同,皆在于心。若心不正,则酒不正,易醉易怒,不欢而散。心不纯,则酒意改变,不能同乐。心不同,则兴不同,酒则不一,有人欢喜有人愁,所谓烂醉如泥不可取也。心不灵,则不为欢悦饮酒。“浇愁”之说,颇为有误,则酒意不正,背道而驰,岂不“更愁”? 独斟独饮,不取酒意同乐,亦不能同兴、同境,心必纷乱不一,此心不可取。但独饮若能取境同乐于天地万物,则心正酒正,心静酒醇,能达欢悦之境。所以,种种妙用不可详尽,则任意挥洒,不失酒之本意。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5 23:37
绪言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有趣的事:几年前郎酒厂一位老酒师退休后,被外地某酒厂请去传授技术经验,指导酿制郎酒型白酒,为此当地还专门开办了一个酒厂。这位老酒师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看家”本领,完全按照郎酒的工序制曲、配料、发酵、酿酒,可酿出来的酒却缺少郎酒的特殊风味。另外,古蔺县也有几家乡镇企业和国营酒厂学习郎酒,甚至搞“一切郎酒化”,但酿出的酒同样不具备郎酒的风格。因此有人认为,郎酒之所以成为佳酿,与当地的水土有关,便不惜工本,千里迢迢搬来二郎滩的黄壤土和郎泉水,到头来仍未酿出郎酒。还有就是全国有不少酒厂学茅台,却总学不到手。贵州在遵义搞了个异地茅台试验厂,用茅台的工人,茅台的技术,一切“茅台化”。终了,却仍然是竹蓝打水一场空。此正所谓“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大概山水之灵气是无法搬走的吧。
一、酿酒术起源之辨
1、白酒溯源
中国的酿酒技术已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酒真正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笔者曾于1993年跟随四川民间一精通堪舆术的师傅研习相地之术,偶得一酿酒之法,据说就是流传于民间的“杜康之法”。从而了解到中国酒真正的文化内涵是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学说。也了解到杜康发明的秫酒是以高梁为主,以小麦、玉米、稻谷等原料为辅的一种白酒,笔者按该师傅传授的“杜康之法”进行反复参悟和验证,确认其香型别具一格,非酱香型、非浓香型、非清香型及现今任何一种香型,确认其香型的主体成份为正丙醇、异戊醇、仲丁醇、异丁醇,并将此香型定义为“露香型”。
《本草纲目》中所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气上,用气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若说蒸馏酒起于元代,那谁能告诉我杜康用高梁作的“秫酒”为何酒?因此,制烧酒之法仅仅是一种改善口感和杀菌保存工艺,并非是蒸馏酒的起源,故蒸馏酒起源于元代的说法是某些专家学者的断章取义。蒸馏酒的起源在仪狄、杜康之间的年代就有了。其法是用竹编的蒸笼,最多七层,每一层放中药材与酒糟混蒸以调味,蒸出的酒从蒸笼顶端由竹管导出经竹管上的冷凝器后进行收集。因中药材的加入使酒的成份复杂而口感不纯,必须进行贮藏。贮藏技术乃杜康之法的择重点,其法为选择地气旺盛之处,用坛外敷有中药材的酒坛盛酒埋入地下,经3-5年甚至数十年的贮藏后启出饮用。秫酒盛行于秦代以前,到了秦代,“焚书坑儒”和民间禁酿私酒法令的颁布,使秫酒的生产工艺几乎失传。另外,杜康之法对择地的要求极高,这也是杜康之法难传的主要原因。因此,自秦代以后杜康之法的传承主要掌握在民间极少数精通堪舆术的大师手里。
自汉代以后,因秫酒的生产工艺受秦朝政治的巨大影响而几乎失传,导致了露香型酒向清香型酒的衍变,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所言之酒,已非真正意义上的秫酒而是时人的附会之说,其时的白酒香型已衍变成了介于露香型与清香型之间的一种香型。
唐宋元明时期的社会动荡,促成了黄酒酿造技术的巨大发展,此时人们对酒的贮藏已不重视,仪狄、杜康酿酒之理论精髓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失落。因此,北宋末期成书的《北山酒经》在世人看来是酒业大发展的标志,而事实上则是酿酒之理论精髓“失落”的重要标志。到了元明时期,仪狄、杜康作酒之法已基本上绝迹。
2、酒星学说
相传“酒星学说” 为天界的酒曲星君“风耳大都”以神授的方式传与仪狄,集大成于杜康。“酒星学说”乃易理演化而来,认为自然界的日、月、水、火、风、雨、雷、电等大的星团及二十八宿中的角宿、斗宿、奎宿、井宿等天地人三界神灵主宰着酒品质的好坏;认为每年的春夏之交是贮藏酒的最佳季节,每年农历的6月和9月为酿酒的忌月;酿酒必须对星象、季节和吉日良辰进行选择,还须举行神秘的祭典等等。“酒星学说”讲求酿酒的选址、用水的专一、符咒的使用、中药材的调味和酒的后期贮藏等,这也是仪狄、杜康酿制美酒的理论精髓所在。
对于一些历史文献中称“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有的专家学者则断章取义,认为这些文献中讲的是仪狄或杜康发明了酒,这是一种误解。从“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的历史记载来看,“上皇”应指三皇之中的黄帝。《黄帝内经·灵枢》有云:“酒者,……熟谷之液也。”《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中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 稻米则完,稻薪则坚”。仪狄是夏禹时代的人,仅就《战国策》所记述的“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引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可见,仪狄酿制的酒是很美的。因此可以断定,仪狄并非制酒之始祖而是以酿制甜美的酒醪而闻名的大师。杜康是夏禹之后年代较久远的人,以酿制香美的秫酒而闻名。因此,杜康更不可能是酒的发明者。因此,伙狄、杜康是酿制美酒的大师已无庸质疑。后来的酿酒师们之所以将他们奉为神灵并尊为酒的发明者,无非是崇拜他们非常高明的酿酒术而已。
3、 “回沙茅台”--大曲酒真正的鼻祖
秦以后露香型白酒逐渐向清香型白酒演变,直到唐代都是清香型占据白酒的主导地位。茅台的枸酱酒的起源时间是五代十国,其时是勾兑技术的开始。所谓的“枸酱酒”其实就是在当时的清香型白酒中勾入果酒和黄酒,再用中药材调味而成.其品质并非上品,其知名度仅限于贵州。
“风曲法酒”是“枸酱酒”演变而来的,“风曲法酒”的问世,为大曲酒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风曲法酒”之香型介于酱香型和浓香型之间,由上品的“枸酱酒”经勾入黄酒、鹿血并辅以符咒后进行蒸馏,蒸馏时加入中药材,最后进行贮藏。
“茅春”是清香型白酒演变而来,其体系与“风曲法酒”无关,它是一种低档而粗陋的白酒。“茅台烧春”是“茅春”经勾兑、加热杀菌和再贮藏而来,其口感和品质明显优于“茅春”。
“风曲法酒”演变为“回沙茅台”后,大曲酒诞生了,它是白酒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其时茅台酒作为贡品开始向宋朝廷供奉,到元代中期定型,之后因战乱而荒废,至明清又发展到鼎盛。真正的“回沙茅台”是浓香型而非现在的酱香型,制曲、发酵、蒸馏的温度也不象现在这样高,也没有现在这样复杂的勾兑技术;但真正的“回沙工艺”要比现在的复杂得多。其工艺特点是在每一个回沙流程中加入鹿血、不同品种和数量的中药材和符咒,“回沙工艺”产出的酒因成份复杂而口感不纯,必须进行贮藏,贮藏期少则3年。到清朝中叶,因“回沙茅台”的工艺复杂和产量极低,再加上朝廷大量的索取之由,酒师们为应付差事和避免杀头之罪而被迫将“回沙工艺”进行简化,以此来提高产量。于是回沙流程中应加入的鹿血和中药材被取消,代之以勾入不同的酒,然后进行贮藏。加之“回沙工艺”代代都靠口传心授,以讹传讹,“回沙工艺”就这样消亡了。茅台第一次获得巴拿马金奖用的就是经勾兑后长期贮藏的酒。解放以后,国家曾对茅台酒的酿制工艺作过挖掘整理,“回沙工艺”中尚残存的中药材配方和符咒被发掘出来,但因涉嫌封建迷信,在正式编入书中之前被删除了。“文革”以后,这些内容就荡然无存了。现在的茅台生产工艺则是贮藏以后再勾兑,其谬又甚也!为何多数人都不习惯现在的酱香型茅台酒的口感呢?并非这些人不会品酒,事实上酱香气主要是由一些在制曲、发酵、贮藏和勾兑过程中形成的多种高沸点有机杂质组成,对酒的口感及保健功效均有较大不良影响。
4、杏花村酒的崛起
自唐贞观以后,山西杏花村的酒作坊逐渐遍及各家各户,到唐代中叶杏花村的酒在当地民间已家喻户晓。 唐代诗人杜牧经过这里,见杏花村酿酒之风如此盛行而激动不已,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的名句。当时的杏花村酒贮藏期一般为3-5年,8年以上的老酒称极品。其特点是:口感醇厚,易上头;因贮藏时不注重择地,故保健功效一般。
在宋元时期,杏花村酒因战乱而一度低靡。宋末元初,在杏花村酒的基础上加浆及加入简单的中药材配方并经1-3年的贮藏而演变为杏花村酒的一个旁支--“竹叶青酒”。当时的“竹叶青酒”是典型的纯清香型酒,用水考究,价廉物美,深受民间百姓的欢迎。其特点是:甘冽纯正,酒性烈,易上头,保健功效一般。
在唐开元时期,离扬州城不远有一名不见经传的小道观名“风清观”,道长道号“宝冠”。潜心清修的宝冠道长在中年后参悟出一种调制贡天美酒的“调酒液”,该“调酒液”采用中药材配方与符咒相结合的方法制成,能迅速聚集天地之灵气。当时调出的美酒产量很小,除供贡天使用外,也供来道观进香的信士、道长的好友及随喜功德之士饮用。该“调酒液”在宋代经改造和发展于元代中叶初步完善成型,他是“调酒液”最早的雏形。之后因战乱而调酒荒废,仅存配方。明朝建立后该道观又恢复调酒,到明中叶的朱棣时期,有一道教信士得此传承(据说因中药材配方与符咒有所改动,故非真传),在路过杏花村时,偶见杏花村酿酒之风盛行,酒的品质醇厚,遂将该技术传到了杏花村。
“汾酒”的香型介于清香型与浓香型之间而偏于浓香型,其生产工艺是在3-5年的老酒中加入中药材配方与符咒后经10-20天贮藏而成。其特点是:香甜醇厚,不够绵长,易上头,保健功效一般。
当时的朝廷每年例行向各地征集各种酒,再把这些酒改换名称如“乾和酒”、“乾酢酒”等,用于皇室贡天的酒。皇室用于贡天的酒并不一定就是上品酒,而且数量不一定就大,也不一定每年都纳贡,“汾酒”、“汾州贡酒”就属于这种情况。
“羊羔酒”是元朝建立后蒙古人的酿造技术与杏花村酿造技术的融合。
“乾酿酒”则是进贡的杏花村酒如“汾清”等经加工后的酒。该法实质上是一种杀菌和改善口感的加工工艺。其加工方法为置酒坛于木碳炉上加温,所得之酒叫“火酒”或“烧酒”,供皇室享用,后通过太监传到民间。
在清雍正和乾隆年间,“汾酒”因供不应求而大量采用质量较差的基酒(贮藏期较短或外地购买的基酒)进行调酒,致使“汾酒”的品质和口感大打折扣。许多酒师因此开始对传统的调酒工艺产生怀疑,进而开始吸取其它的调酒技术。至清道光年间,“汾酒”传统的调酒工艺消亡了。
1879年,汾阳县乡绅王协卿在杏花村独资开设了酿酒作坊“宝泉益”。1915年更名为“义泉泳”,杨德龄任总经理。 其时,“汾酒”传统的调酒工艺已失传多时。
5、“枸酱酒”起源之辨
汉文帝时代,中国西北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位于楚河源头附近(在前苏联境内)渐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以酿酒、经商和开旅店为生计的城市小国(其国名已无法考证),在秦末汉初就发明了一种用葡萄和木瓜为原料酿制的酒,口感“香、甘、纯正、不醉人、不上头”。张蹇出使西域时,曾带回此酒。及至汉武帝建元15年,该国使臣开始带着他们的酒来大汉朝进贡,由于长途跋涉而使进贡之酒变酸。经汉朝宫廷酒师添加一些如枸杞厚朴等药材及少量白酒进行加热去酸后,增加了酒的绵长和醇厚,变成了口感极好的美酒,宫廷酒师将该酒取名为“枸酱酒”而献给汉武帝,才有了汉武帝“甘美之”的说法。“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乃是史家附会之说。建元15年之后该国每三年一次来汉朝进贡美酒,王莽专权后,西域各国的关系断绝,“枸酱酒”的基酒也断绝了来源。东晋以后,该国为凶奴所灭,“枸酱酒”的调酒工艺彻底失传。至此,该小国人民开始大规模地向世界各国迁移,并把他们的酿酒技术带到了世界各国,当时的“枸酱酒”就是现在所称的葡萄酒。
五代十国时期,茅台人采用清香型白酒勾入果酒和黄酒,再用中药材调味,附会而为“枸酱酒”。此时之“枸酱酒”已非汉时之“枸酱酒”。因此,“汉代,仁怀一带枸酱(低度甜酒)供奉汉皇室享用。”是后人的附会之说。
作者:
队长
时间:
2010-2-26 11:14
宿迁的洋河酒也很不错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6 13:52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 于 2010-2-27 20:06 编辑
洋河酒我过去没少喝,还有镇江香醋特别好。现在见不到了。
在所有名酒中,竹叶青酒是最古老的带有传统药酒特色的药酒了。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生产,为当时之名酒。该酒色泽金黄、略带微绿;有药材形成的独特而悦人的芳香;口味甜绵、微苦温和,饮后香甜爽口,无刺激性;酒度为45度。此酒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出品,是以汾酒为酒基,配以广木蚝、紫檀香、公丁香等十余种名贵药材和洒南竹叶,经浸泡等传统工艺,辅以科学勾兑技术,而制成了汾酒齐名的中国名酒——竹叶青酒。该酒是有养血、和胃、消食、除烦等功效。常年适量饮用,可以调和脏腑、疏气养血、消火消痰、解毒利尿、健脾滋肝。不仅可以保健身体,还可以防治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该酒远销欧洲、东南亚、日本和朝鲜等国,并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中的金奖。
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叶青酒多有赞誉。例如:西晋张华写道:“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酿。”南梁简文帝诗中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名句。北周文学家庚信写道:“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唐代大诗人杜甫可谓阅历游历丰富,喝了竹叶青酒,吟道:“崖密松花熟,山杯竹叶青。”《水浒传》中多处提到饮用竹叶青酒,如:有“野店初尝竹叶青”、“三杯竹叶穿胸过,两杂桃花飞上来。”可见民间酿造和饮用竹叶青酒之广泛。实际上在宋代,杭州、泉州、成都都酿造竹叶青酒。由此可以看到,中医药与酒相结合,是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的。
功效:该酒是有养血、和胃、消食、除烦等功效。常年适量饮用,可以调和脏腑、疏气养血、消火消痰、解毒利尿、健脾滋肝。不仅可以保健身体,还可以防治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作者:
钳工
时间:
2010-2-26 17:54
老前辈呀,老钳曾看到一个报导,说是白酒经微波照射短时间就能达到贮藏多年才有的味香效果!俺不会品酒,您老不妨试试呀。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6 23:36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 于 2010-2-27 00:35 编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
sheji
时间:
2010-2-27 00:05
谢谢提醒,我也是用类似的方式加工,嘿嘿。
老顽童 发表于 2010-2-26 23:36
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你!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我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可能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 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楼主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楼主,你说的多好啊!我在社区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见怪不怪了,但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社区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没用的,楼主,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id.自从社区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社区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社区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是啊,只要在楼主的带领下,社区就有希望了.我的内心再一次沸腾了,我胸腔里的血再一次燃烧了.楼主的话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方向,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栋梁.有楼主在,社区的明天必将更好!楼主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只有楼主这样具备广阔胸怀和完整知识体系的人,才能作为这真理的唯一引言者.看了楼主的帖子,让我陷入了严肃的思考中,我认为,如果不把楼主的帖子顶上去,就是对真理的一种背叛,就是对谬论的极大妥协.因此,我决定义无返顾的顶了!楼主,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复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 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楼主,我支持您!!!~!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7 14:25
sheji 老师的酒发出,圆通快递:2197030819 可以跟踪查收。
作者:
sheji
时间:
2010-2-27 22:57
呵呵,十分感谢!
你得给我帐号啊,否则可能会影响酒味的,哈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7 23:34
已经给你消息。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2-28 11:55
包装过程和货单号,注意查收。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3-1 14:58
蔡总的【阴阳五行乾坤霹雳酒】单号:2197030816
青岛小李的【心旷神怡酒】单号:2197030817
发圆通快递,请跟踪查收。
作者:
sheji
时间:
2010-3-2 21:44
17#
老顽童
下午已收到,包装相当不错,当即打开,那黑色封胶还没见识过,可以想象封装与普通胶带一样容易使用,但其弹性和粘性很适合这种密闭式封装。我用剪刀剥离后剪断封胶。开盖入杯小试一口,味如曾喝过的虎骨酒(并非指虎骨的味道,呵),但没能力感觉出药材的品种和种类,只觉酒味醇和未觉有任何分离感,酒精度感觉56度偏上,后劲类型。待我下回就菜品之,进一步感觉。
谢谢超导~~~(超版+领导,应该比博导要高)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3-2 22:01
一定要先吃菜方可品味出该酒的妙处,嘿嘿。
黑色封胶是天然橡胶制作,专门密封防渗漏的。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3-3 18:56
本批次还有最后3个包装,全要优惠。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3-4 10:35
本批次全部售罄,谢谢大家。
下个批次预定排队,欢迎品尝,老用户优惠。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3-4 13:22
看看矿坛对该酒的评价
作者:
队长
时间:
2010-3-4 15:28
我的估计过两天就到了,好激动啊,谢谢版主分享,握手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3-4 17:01
最后三个包装给队长发申通快递,单号:2234348188 ,请注意跟踪查收。握手。
作者:
队长
时间:
2010-3-4 17:02
下一批先报名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3-6 12:11
刚才上网查询队长的酒到了。
作者:
队长
时间:
2010-3-6 12:36
中午收到的-包装很结实-尝过了,很香醇,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0-3-25 01:57
本地销售的包装。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1-1-10 21:49
继续销售,老朋友优惠。
作者:
wxwk
时间:
2011-1-12 04:40
本帖最后由 wxwk 于 2011-1-12 04:46 编辑
霹雳刚收到 又来这个。。。大师酒好多。。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1-1-12 13:11
这个已经售罄,留下了几瓶自己过年朋友聚会。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11-3-10 22:28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除了在平时的饮食中进行适当的调理外,经常喝点药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下面给大家提供一种枸杞菊花酒的配方。
材料:枸杞、菊花、当归、地黄各150克,高度白酒3斤。
方法:把以上提到的原料都倒进瓶子里,然后把它们搅匀,最后把盖盖好,放到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浸泡的前7天,每天都要拿起瓶子摇晃一下,或者打开瓶盖,用筷子来回搅动,这样做是为了让药材更好地溶进酒里,发挥出药效。浸泡一周以后,我们就可以每周搅拌一次了。
像这样浸泡1个月以后就可以喝了。为了口感更好,女士们在服用的时候还可以加点蜂蜜,也可加点纯净水降低酒精度。用这四味药来泡酒,能够改善肝肾不足、提高视力,治疗烦热头晕、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状。
玫瑰花黄酒:
玫瑰花300朵、好黄酒2斤、浸泡30天,放入100克红糖摇匀即可。
胸闷腹胀、跌打损伤、活血化瘀、美容等功效。
中药用途[编辑本段]性味 : 甘、微苦,气香性温。成分: 含有少量挥发油和黄色结晶性煎、揉质、没食子酸、色素等。玫瑰油中主要成分为醇类化合物。功用: 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敛性,可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肠炎、下痢、肠红半截出血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食物本草》谓其“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长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着,令人唤发青春活力。
各家论述 1.《本草正义》: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3.《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 4.《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5.《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 6.《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 7.《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月经过多,赤白带下及一般肠炎下痢等。 8.《山东中药》:治肝胃气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泄泻,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 9.《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不要贪杯哦!建议您每天喝一到两次,每次控制在半两左右为佳。
作者:
金奥聪
时间:
2012-1-13 22:59
1#
老顽童
什么牌子的?老顽童牌
欢迎光临 电动车论坛 (http://ev5s.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