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刹车信号灯;急刹爆闪灯

电动车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45|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老技术精华摘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5 12:5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未经张老审阅,我本人亦未整理,现予公布,希有心人归纳整理)
张平安和大家交流电池制造2007-10-7
回答恒源: 电池充电饱和不换灯,一般有2个原因:第一是充电器的换灯电流设置偏大,10-12Ah的电池换灯电流最好是280-350mA,如果设置太小,就有可能不换灯。不换灯的第二个原因是电池组有故障,有落后电池造成总电压偏低,还有就是可能电池有失水,充电时温度上升造成电压下降。
镉电极测试单格:电池6个单格不需要引出导线,只要将镉电极通过加酸孔直接插进单体,就可以定性测试单格电压。镉电极的简单制造:用圆珠笔芯清除内部墨水,到化工店买镉丝,将镉丝用导线焊接,穿过园珠笔芯,只露出一点点镉丝在外面,用环氧AB胶密封就可以用了。
解决电池均衡问题的根本是电池制造问题:以下几个关键是解决电池均衡的根本:1、板栅单片重量误差不超过0.3g,单片活物质误差不超过1g,单体配组误差不超过0.5g,采用精密定量加酸机,误差不超过0.1mL,恒流充放电误差不超过1%,配组误差不超过1min/150min,配组电压误差不超过30mV,这组电池不失去平衡。
落后单格充电:在电池上盖用3mm直径的钻头,在跨桥连接处钻个小孔,钻到见铅就可以了,然后把万用表针插入小孔,就可以实现单格取电。注意要钻准,歪了就麻烦了。用电阻放电到0V,然后加满比重为1.30的酸,用0.1C连续充电,充入电量是额定容量的250-280%,单格一般都可以修好,除非不可修复的故障。(在自攻罗丝拧上,再引出来线。再AB 胶。)不需要AB胶了,修好了你把螺丝取下来就好,那个小孔不通电池内部,可以不补。
关于镉的污染问题:电池板栅合金使用镉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铅钙合金电池使用寿命和大电流放电很难满足电动车的要求。95年开始,业内专家大量研究和尝试使用铅钙合金,可是“无锑效应”无法根除,很多厂家在铅膏中添加锑的氧化物,结果造成锑的迁移,降低负极的析氢过电位,失水就严重。今年是铅钙合金电动车电池厂家的重灾年,很多工厂的电池在正常充电中变形,他们打电话问我什么原因。我只好说:“猪年嘛,你的电池变形大肚子是风水问题!”在铅钙合金电池完全过关或矽土合金过关之前,使用铅锑镉合金是权宜的过度,没办法。很多人担心镉对环境的污染。确实,铅已经够毒了,再来一个镉。不过,镉在正极板栅的合金含量不超过1.9%,在整个电池中的含量不超过0.2%,即便含量不多,泄漏出来就不好了。不过大家也不用紧张,有以下几点原因:
1、镉含在电池当中的极板当中的板栅当中,对直接用户没有影响,除非你吃了电池;
2、旧电池几乎100%回收,我们很少看到电池被暴尸街头,因为回收价值很高;
3、专业工厂对回收电池进行处理的过程基本在环保部门的严密监控下。
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早日实现无镉无铅电池而努力。
科林充电器现在在行业的名望很高,这是幸事,代我向周总问好。 前几天,我的朋友告诉我,有人在论坛攻击我们的产品。我闲来无事,也就跟着来混混,看看哪路神仙!
     我老人家就是脾气不好,几年前在天能当总工的时候,因为脾气不好和他们合不来,离开了。后来到超威离开是我对不住超威,他们对我很好。现在厦门华天,老板很尊重我,给我高年薪,也给我很多自由。我很珍惜华天,也立誓要为华天做点事情。所以听到别人攻击我,我又闹老毛病了。请见谅!

狮龙新中沙:如果是恒压浮冲,这么小的电流不换灯怕什么呢?人家UPS连冲10年不也一样,只要电池没有其他问题,迟早会冲到0伏的,还不是因为不换灯就一直在高压区损害电池,真怀疑设计三段式的人脑子有问题,捧三段式的更是少根筋.
请教张老张老:有个问题请教您。大家都火热地研究脉冲充电器,到底是纯直流充电对电池比较好,还是脉冲比较好?正负脉冲充电就相当于用特殊波形的交流电充电,对电池好象没有好处吧?电池全充全放的寿命300多次,我们用脉冲充电就相当于快速浅充浅放,而且每秒无数次,一天下来上亿次,你说对电池寿命没有影响吗?我搞不明白???
这个问题不好说:这么多人在研究脉冲,就说明脉冲在特殊情况下对电池有好处。如果充电全程用脉冲没有必要,也可能对电池极板软化有推进作用。比较好的充电模式是:电池析氧前不脉冲,电池没硫化不脉冲,因为纯直流充电就足够了。我不太提倡正负脉冲,但比较赞同间歇充电;不太提倡高频脉冲,比较赞同低频间歇充电。电池行业懂电子的人不多,如果说懂也只是皮毛。同样,电子行业对电池有很深入研究的也是很少。但充电器和电池又是黄金搭档。我们只希望做充电器的对电池能深入了解,不要只做几组实验就认定结果。电化学的东西很奥妙,必须用时间和数量说话,就算您看几本书,解剖几只电池也是不够的。
在整流管上并一只电阻,控制放电电流是充电电流的6-7%,不就是脉冲充电器了吗?哈
科林充电器:我代周总谢过老人家!
  我们实验室的两组华天电池,循环测试的结果非常好,初期容量没有××牌高,但寿命很长!到时循环寿命结束,我把结果传给您!您别生气了,华天的电池都不够卖,已经说明问题了!您和陈总那是强强联合呀,相信华天的明天一定更美好!这些天有好几个网友都在问我要华天电池呢,现在您公布了身份,他们可要追着您要了!
科技以人为本 07-10-7 17:32 发表:张老你好,华天电池为什么也不能均衡?再有单只电池会出现没有一点电压的?修单格你让加1.30的比重液,为什么不加蒸馏水?
张平安:您说的问题是存在的,今年3月份开始,绿源给华天的采购量突然增加到每月8万只以上,再加上其他客户的定单,工厂将生产线增加到9条。当时员工不够,临时招聘、培训、上岗,工人连续加班4个多月没休息一天,在这个过程中,管理确实有滞后了,出现的不良偏高。主要是称片新员工不够专业,造成有个别不均衡的现象,这是阶段性的管理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到7月份以后不良就控制在0.3%以内了。电池一点电压都没有,这个现象出现过,但不多,原因是开关管老化击穿,更换“乌龟”才能恢复。电池本身没损坏。加1.3的稀硫酸比较合适。因为电池在厂里加的电解质是1.345,使用后有失水,比重可能提高到1.45-1.5之间,加1.3的酸可以勾兑成出厂状态,如果加纯净水可能让比重偏低,无法和其他电池均衡。
问题是有的,任何产品都是。但到目前为止,数码电池的退货率从没超过1%,应该是行业最低的。
电动车这个行业在中国其实经历了40多年,其中三起三落,才走到今天的地步,不容易啊。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依赖的是解决电池瓶颈。97年我在天能开始做第一批电动车专用电池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现在能到这个程度,我也感到知足。

博利电源:张总发帖子,感触颇深,相信你的到来会给论坛增色不少。我也来和张总探讨几个问题:
1.单体电池亦做12Ah的,根据广大用户的反应,小电池的损坏往往是单格问题,做成单体后除了解决平衡问题外,在维护方面也方便很多。
但另一方面也给随意修护埋下祸根,用户随意更换非成组单体怎么办?和旧电池混用怎么办?在这方面我们也是有教训的,所以对厂家来说售后服务是难做的。还有就是成本的增加,广大用户是否能承受?我这里已经把单体电池的模具开好,初步估计了一下,组成12V的电池后,会增加成本5-8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20Ah的电池若做成单体电池必须改极板结构,而成本增加更多,所以不应考虑。
2.20-24Ah的电池亦做成管式电池,因为大电池的主要问题所在是“软化”,非平衡因素带来的损坏较小。虽然涂膏式电池技术取得很大进步,但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软化问题,这也是涂膏式电池的弊端。所以这个问题要重新考虑结构,管式电池除了可解决软化问题外,比容量也是增加的,特别适合深度循环的电池,所以寿命要是普通电池的3倍多。目前我们把外壳模具已经开好,极板模具正在开,相信会给电摩电池市场带来轰动。
3.一个电池做的好坏除了技术方面,在管理方面也有很大原因,像我们的极板废品率控制在3/1000以内,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保证了产品一致性。另外,我们采用铅钙锡铝合金生极板(高温固化),这种极板化成后的a-pbo2的含量远高于普通极板,所以出现软化的时间推迟很多;但初期容量较低,所以我们采用脉冲化成,这不光使化成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使颗粒更加均匀,所以容量并不比普通电池低,而在寿命方面却得到大幅度提升。不知道张总在华天做的电池是否属于这一种?长兴的铅锑镉合金极板较普遍,这种电池污染较重,但性能提升并不理想,不知道以天能为代表的厂家是否已经改造完毕?
本人进本行业时间较短,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请海涵!你作为行业较有影响的人物,请分析我的观点。另外,你这么喜欢上网,邀请你加入我的群(号码23128867),里面有老顽童挺好玩的,呵呵!
张平安:回答您的问题:
1、12AH的电池做成单体2V拼装是可以解决单体更换问题,但确实存在以下麻烦:
   A、用户和修复商一定将您的电池单格新旧混用,或不同老化程度的混用,不行了退给你,怎么办?
   B、如果体积不变,12Ah的最多做到10Ah,极板面积缩小,自己生产极板可以,用商品极板很麻烦。
   C、成本提高,维修量增加,企业会越做越困难的。
      我还是希望您把6个单体做平衡,不难的,增加一些工钱而已。
2、管状极板在12V20Ah中使用,估计体积比能量成问题。正板的管径在8mm以内很难生产,按原来的外壳,恐怕一格装4+,3-都成问题,提供30A以上的放电很困难。
3、使用铅钙4元合金,你一定要考虑无锑效应问题。现在有6个做铅钙的工厂请我帮忙,他们用了锑,变形很严重,有一家电池没出厂就变形。慎重考虑合金问题。
关于电池制造方面的问题,我将坦言相告我老了,这次和沈阳蓄电池研究所的同志出差,走访了7家电池厂,发现问题真不少。我给个解决方法,他们给我钱,给个配方,他们也给几万元,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回来后,陈总问我,那么老了,还贪钱,吃只能吃面,玩也玩不动,钱干嘛???
     我确实想通了,上这个论坛和朋友们聊聊,挺好,干嘛出去到处跑?如果您在生产电池过程中碰到问题,包括配方,在这里我真的可以免费教你,不收钱,哈哈,开心!!备注:公司机密例外!
博利电源:你以上说的几个问题,我们都有办法解决,我们的极板都卖5年了,返回率很低,谢谢分析。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2:57:32 | 只看该作者
科技以人为本:其实电动车电池的寿命电动车电机功率是最大的杀手,有的电车厂家为增加里程把控制器欠压值调低,这样受伤最大的是电池厂家。电摩电池问题最大,按电机功率来说20AH电池太低了。在这方面张老有什么见解?
张平安:电机功率太大,导致电池正极软化,还出现极板上下不均匀。其实电机当中有一款高速电机,采取行星齿轮变速,电流不大,速度和爬坡力气都很好。电机厂一直没有解决尼龙轮的寿命问题,很遗憾。我建议他们生产复合轮,就是金属和尼龙复合,我给他们图纸,可是他们还是没开发出来。很遗憾!谁能开发出来,我们的电池和这个电机联合质保2年没有任何问题。
狮龙新中沙:是铁鹰电机吗?我用坏三个,好一点点,但并不能象传说中的那么保护电池,到底控制器25-30A的电流决定了,现在的电机你有多少A提供就能吃多少A,100A也能吃的下,谁也不会嫌电机力量大的,摩托50CC够用了,不是还有1000CC的,呵呵~
你设定一个最佳比值,商业上别人就会边缘化应用,谁不想多赚钱,你的这个想法,就相当于让大家只用最大5A的控制器一样,呵呵
zmg666666:我正在开发一个控制盒,就是要实现间歇充电,当电池饥饿时用纯直流充电,当电池进入高压区(数据待定)开始插入间隙,电压越高间隙越大。间隙就是充电暂停;理论上将这个控制盒接入到现有的标准充电模式上,可解决电池发热,鼓包等。最为有趣的是用48v充36v电池。也不会把电池充发烫,最多就是稍微上升点温度。若连续这样充电,电池容量会上升,但寿命如何还不知道?
张平安:这个盒子要注意,你一把回路切断,充电器就换灯,再接通的时候,可能还是处于换灯状态,可能会充不饱!
科技以人为本:业内较好价格高属松下电池,其次海宝,不过海宝我这边也看不到配车用的,经销商只选便宜的配车用。这两个电池特点寿命长,它与其它选料有何优势?
张平安:上海海宝的工艺非常精湛,他们把电池当工艺品。我研究过他们的电池,确实是精品。不过用在千鹤和伊莱达简易款上当然很耐用,因为平均电流只有4.8A,如果你的电池在这个车上用,也许4年也没问题。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没有全国大规模推广了吧。
美国的“马斯三定律”:
第一定律: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电流,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流接受比a与电池放出的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第二定律: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量,蓄电池充电电流接受比a与放电电流Id的对数成正比
第三定律:蓄电池在以不同的放电率放电后,其最终的允许充电电流It(接受能力)是各个放电率下的允许充电电流的总和。
从这三个定律只能在相同荷电态下画出充电曲线图,我是要积分出一个中间图,好难啊。
CHACK:张老您好:我想咨询几个问题1,电瓶最高用零点几C的电流放电寿命较长?2,充电时过充点好还是欠充点好?3,是浅放勤充定期深放好还是用掉70%再充好?4,还有个题外问题,就是为什么要用复合齿轮呢?是因为润滑问题担心金属齿轮过早磨损吗?
张平安答:1、就电动车电池,最高电流最好不超过1C,平均电流不超过0.4C比较好;
2、答:充电时欠充、过充都不好,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那就欠一点吧;
3、答:浅放勤充比较好,放电没有超过40%可以不充;经常浅放,每月最好深放一次然后在深充一次。
4、答:复合齿轮的妙处就是合金部分平常是不接触的,只有尼龙轮弹性变形严重的时候刚轮才起作用。在油脂内加二硫化钼足够润滑了。
zmg666666:我不采用单隔充电,单只12v充电一样的可以把这个单隔冲上去,就是老办法小电流长时间,好隔是不怕过充的。落后隔会被慢慢充足最后全部单隔基本平衡。
张平安:那要看单格的差异,比如说5格是2.2V,其中一格是1.5V,那容量差异就达到1C,整体充电恐怕造成其他单格的酸比重太高。另外,严重落后单格要恢复容量,充入的电量基本要达到2.5C-3C。所以最好单格充电。如果非要一起充电,必须在加酸口上套一个“富液壶”在上面装大约20mL的电解质,可以防止比重失调。
四川办事处:解决电流的方案很多,通过电机是一个方法,还有常见的控制器限流,以及用户骑行时的慢启动,而我研究的却是电池在工作时通过电路的自动并联启动,串联提速,这个方案有太多的分支
张平安:从电池的角度,其实很简单,12AH的电池不怕大点的电流,因为一个单格7+,8-,一个单体15片,放电总电流16A,由8片正板承担,每片才2A。主要是20Ah的电池,怕大电流,因为20Ah的电池是4+,5-, 一个单体只有9片,32A的电流由4片正板承担,平均每片承受8A,所以大电池每片承受的电流是小电池的4倍,而且大电池极板长条形的,放电末期,极板内阻增加,不利于大电流的收集,所以电摩电池不耐用就是这个道理。从电池角度解决,在大电池的原来尺寸上,将极板做到每单格11+,12-。具体细节我不说。老总申请了专利。然后让每片极板承担小电流工作,寿命延长很多。
电动三轮车功率大,电池放电电流也大,对电池寿命不利。如果用两组,可以考虑并联放电,但也必须并联充电。因为并联可以分担放电电流,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至于充电,如果充电器比较好,可以长时间充电,缺电就充。一次100%DOD(全充全放)对电池寿命的损耗是30%放电10次的损耗。也就是说不要完全放电最好。在这种场合使用的电池,最好每4个月补充一次水分,然后将电池完全放电,再过度充电一次,可以成倍延长实际使用寿命。补充水分的方法是,稀硫酸不方便可以用纯净水,千万不要矿泉水,每单格补充8ml左右,完全充电后,将多余的,用一次性针筒去掉针头,加一截点滴的套管全部抽干。纯净水需要检测的,如果没有检测设备可以用商场买的瓶装的”娃哈哈“牌纯净水。
ZTX: 很难得到既具有生产实践经验又能在理论上说出123,还乐于诲人不倦的电池制造企业的人士加入本论坛。为了发展大好形势,先请教张平安老兄第一组问题,几个与维护电池有关的问题:
1,        贫液电池如何测其电解液密度(比重)。
回答:很简单:单格开路电压减0.85,比如说单格电压是2.2V,硫酸的比重就是:2.2-0.85=1.35
2, 失水补充去离子水后的电池,有的充电时发热,经过几个充放循环可能就消失了,请解释原因。
回答:失水电池不但硫化,还因为硫酸浓度高而钝化,充电时内阻×电流就是功率了,当然发热。几个循环后,硫化消除,钝化消除,内阻降低,当然恢复。
3, 失水补充去离子水后的电池,用原车配套名牌三段式充电器,有时转灯(红变绿)困难,但是停止充电几秒、甚至动一下充电插头就立即转灯(红变绿),请解释原因。
回答:这和充电器的换灯特性有关。新电池充电到末期,电流接近换灯的时候,你动一下,就换灯了,试看看。
4, 不打开上盖(面板),如何判断电池阳极软化的情况,请分开讲,例如电池制造6格均衡比较好的和5格均衡仅1格落后。
答:将电池富液过度充电,充入电量230-250%,第一次放电容量很大,然后用普通充电器充电,第三个循环后,每次放电时间还下降5分钟以上,那肯定就是软化。这个办法麻烦,那只好解剖了。
5,氢气和氧气在电池内如果没有催化剂能化合成水吗(爆炸除外)。
    可以的,催化设备叫“消氢帽”是用“钯珠”或“氯化钯”,以发泡聚四氟乙烯为载体,柱状成型,安装在注酸孔上。这个东西我见过,白色的柱状物体,就是在成都本地电池(脉动牌)批量运用,的确有点效果
6,请解释负极镉压在接近充电终期时极性转变,显示-0.05V到-0.15V的现象。
U单体电动势=U正极-酸—U酸-负极,
当U正极-酸=2.12,U酸-负极=-0.08,单体总电压=2. 12-(-0.08)=2.2V
7,参比电极除镉电极还有那些容易购置的材料,如同镉电极对电池性能损坏小又能准确、明显反映阴阳极板状态。
    定性测试也可以用“焊锡丝”或“保险丝”里面都含铅,虽不精确,对比使用足够。
8,放电电流的不同,生成物硫酸铅也是有差异的,请具体分析和讲解。
    大电流放电生成的硫酸铅“视比重”小,不容易还原,小电流放电生成的硫酸铅容易还原。但微电流(毫安级别)长时间放电容易造成深度放电,对电池也有破坏。
9,充电电流的不同,阳极生成物也是有差异的,请具体分析和讲解。
    充电电流不超过0.2C20 除注意温升外,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大电流高电压充电生成的不一定是二氧化铅,还有部分高价铅,停止充电后还会在局部形成原电池反应。
10,关于正极板栅和活性物质的亲和力问题。
铅钙合金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正极板栅和活性物质之间会形成“硫酸钙”沉淀,隔离亲和力,这就是“无锑效应”,采用高温高湿固化,这个现象可以明显缓和。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新的板栅合金,比如:矽土元素和其他元素。同时铅膏配方也必须有所改变。铅锑合金基本无此问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2:57:51 | 只看该作者
11,教科书和电池界朋友都告诉我,1Ah对应3.66g硫酸,而经验值是密度1.28的硫酸12-14毫升;我的问题是在富液(富液壶比较大,并且有良好的导气孔)情况下,如何判断极板充到了什么程度?
答:这还不太好说。您说的应该不是化成,是熟极板的初充电。判断极板充电程度,我的经验只有“定量分析二氧化铅的含量”和“测试容量”,在线用VA参数和内阻不好判断。
12,添加剂的问题,朱松然教授的《蓄电池手册》里有,网上也有,什么硫酸钠、硫酸钡、硫酸钴、磷酸盐、钾皂、硫酸羟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镉、硫酸铝、酒石酸...很多人还在试;我的问题不是让你泄密你们都加了什么,而是你认为上述那些不要添加?如果加注意什么,我想你肯定有经验的。
    答:添加剂很多,都有负作用这是前提。几句话也是说不完,我就简单提几种吧:
        硫酸钠:大家都有加,可以防止技晶短路,对过放电恢复有好处。一般加1%;
        硫酸镁:有提高低温能力的表现,不明显;
        硫酸镉:有人在铅钙合金电池内加,有多大的作用我不清楚,太毒了,太毒不敢试啊!
        硫酸铝:一般用做胶体电池的触变剂;
        硫酸钡:用在铅膏配方里面,做为晶核使用,很少用在电解液里面。
13,你讲了68、86法则用阴极控制的问题;我的问题是和电解液控制相比,利和弊各是什么?
    答:UPS电池和小密电池基本用正极控制容量,氧气符合效果可以高达99.7%;
        电动车电池用负极控制容量是为了保护正极不要深度放电;
        硫酸控制容量可以保护正极,但浪费铅,放电末期,酸都快变成水了,对导电添加剂就依赖了,对充电恢复没太大的好处。
        各有自己的长处,看我们需要什么,来选择吧。
14,你前面讲的I.R(我想我们那一代的教科书Q=0.24I2RT)涉及到发热;我的问题是关于内阻问题,特别相关电解液的请讲解一下。
       答:你的公式是对的。我前面只提到功率,功率乘时间就是功了。电解液的内阻,在比重为1.28的时候最低,但你必须同时考虑硫酸的摩尔浓度和当量浓度够和极板产生完全的反应。
15,不开盖,如何判断电池是否失水。
       答:先充电饱和,从加酸孔看看隔离板的颜色,雪白就是失水。
16,用什么办法更换成品电池里的电解液,比较高效彻底。答:用“流体真空加酸机”     
5, 问的是负镉压接近充电终了的陡变下跌如何解释,如果我没看错,你的回答是放电,笔误了吗?麻烦您再次讲解一下!
是我没看明白。接近充电终止的负极隔压下跌是因为氧气复合导致的,本来负极完全充电饱和,镉电压高了,正极的氧气过来又把它氧化了,最后形成硫酸铅,表示不饱了,镉电压当然下降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2:58:36 | 只看该作者
四川办事处:我不理解片数与电流的关系,20AH板子虽然数量少,但面积和厚度却很大,与12AH比,还是12:20的关系,关键还是硫酸的分层导致不同高度的电流适应度不同。
张平安:您说的不对,充电饱和的电池刚开始放电的时候,你分析的是对的。随着放电深度进一步进行,硫酸铅形成多了,极板本身的内阻在增加,大电流放电有就近吸收电荷的现象,到放电终止的时候,20AH的极板经常出现上半部分过度放电,极板底部放电未完全。停止放电后,下半部分的活物质对上半部进行充电。这个过程是微观的。当电池重新充电的时候,上半部分电动势相对比较低,优先吸收电荷,然后到下面。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你解剖电池,发现底部的正板颜色比较浅,有硫化现象,甚至软化。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烂脚”现象。
20Ah的电池相对12AH的是比较高,但使用过程,不是长时间静止,还不至于因为重量原因造成硫酸浓度分层,特别在骑行过程中,车不断震动,怎么分层呢?

博利电源:铅锑镉是早晚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是必然。我们在初期试验的时候确实出现过你说的那些情况,我们公司的四元合金极板已生产5年了,按照我们的配方生产的极板,其循环寿命也是远高于市场上所谓的“名牌电池”,不过我们的极板较贵,另外一个问题是初始容量较低,而另一方面脉冲化成技术还在推广
张平安:我说的是一般的铅钙合金。您的合金一定不是一般的,那是存在的,不过现在掌握这个配方的人,全国据我所知就3家,我讲的是不加锑的。您采用高温高湿固化,初容量肯定小,不过你可以在正极里加点硫酸镁,增加胶体石墨的量达到300g/100Kg,用视比重1.7-1.8的铅粉试看看!
答:氧复合不是氧气和氢气的复合,是充电末期正极充饱了,多余电流电解水产生氧气,这时候氢气还没有出来(氢气的析出要更高的电位)。当氧气先出来时,通过隔离板的孔洞到达负极,与负极的铅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铅,氧化铅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水,硫酸铅再被还原成海绵状铅。整个过程中,水先被分解,然后又生成,这就是著名的“阴极吸收”原理。免维护电池的基础依据。
关于第6个问题,我没有表达清楚,应该是请解释负极镉压充电时平滑下降,但是在接近充电终期时有明显下跌,即斜率变陡的现象。答:负极在放电终止的时候,短时间隔电极电位下滑,表示活性物质反应基本完毕,内阻增加,这就是铅酸电池的特性曲线呀!
市场上,确实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17-20Ah的电池的体形是高瘦型的,矮胖型的合适干拉车的工作。当时,17Ah的电池用在UPS上,在日本标准JIS c 8702-1995中,后来刚开发电摩的厂家挑选电池,他们挑上了这一款,刚好可以摆得下,那时候只是考虑尺寸,没考虑性能。然后大家就跟,跟着跟着就形成习惯了。再后来就是有人抱怨电池容量不够大,要求电池厂把容量做大点,要求在17Ah的基础上改,改高可以放得下,他们不需要更改车架。就这样,20Ah的电池就冒出来了。到目前还是非标产品,没有身份的。再接下来,很多人感觉到这款电池尺寸不合理,寿命太短,然后就有人拿UPS电池24Ah的来改进,于是超威就给两个整车厂开发出来,按24Ah的尺寸,做28Ah的电池,保2年。再后来就是铅价格大幅度上涨,市场很难接受28Ah的价格。所以合理的东西被冷落,不合理的就生存下来了。
您叫我真诚兄:我就实话告诉你,我虽然爱发火,但现在这个老板我一次都没发火。他年纪比我小很多,厉害得很,集美大学毕业的,精通机械、物理、电化学、也是营销高手,我这个人一辈子没怕过谁,就很尊敬他。等他有空的时候,我叫他在论坛里设一个电动车营销交流,一定受欢迎。
年前,本来准备到重庆见吴老,他的双极电池研究一半叫我接下去,可惜我这时间一拖延,他老人家就先走了。所以就没到重庆了。
我们下个月就批量生产电池内部自带温度和电压控制的电池。当温度超过50℃或电池端电压超过15.2V的时候,电池自动强制充电器换灯。这个电池还有修复其他电池的能力,12小时内修复。

如果您是用户,那很简单:每2-3个月你把电池的电完全放光光:先骑到没电,然后用4个12V的汽车刹车灯泡分别将4个电池分别放电到0V。然后每个单体加6ml去离子水,过充电:用1A恒流充电30小时,然后把多余的酸全部抽干。保证“烂脚”问题完全解决,电池和新的一样。这个方法绝对好用,千万不要告诉修电池,这是我研究很久的简单好方法!一定保密。
你那么聪明,我教你一个很简单的电池修复仪器:用一个铁氧体瓷环,自己绕一个高频率变压器,两个初级,一个次极,和一个功率管构成一个自激振荡电路,通过调整b级的限流电阻让它振荡。次级的匝数是初级的2倍。次极出来用一只高压整流管,就可以把电池自己的直流电升压后再给自己充电。哈哈!一个电池可以修复,一组也可以,简单吧。问电子专家“胡屠”,他可把线路图给你。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2:59:23 | 只看该作者
张老你好,你对现在流行的活化液,修复液,称可对电池进行修复,有何见解?它的主要成份是哪些?硫酸羟胺对电池起到是好是坏的作用?
是有的。主要成分我不可以告诉您,一个大厂在用,我答应他保密的。硫酸羟胺是还原剂,对新电池没有任何作用,对使用过的旧电池有还原作用。
铅酸电池真短命,容量早衰最典型,活性物质不想活,板栅腐蚀又变形。
    极板盐化最可怕,热失控后干巴巴,多加水来就漏酸,一旦失水又麻烦。
    添加剂,是秘方,加了一斤又一两,想知结果怎么样,好坏要等一年半。
    一致性,最难做,称重配组多干活,多充多放测容量,使用之后又变样。
    请教专家怎么办?专家摇头说“遗憾”,硬着头皮傻傻地干,出现了问题就完蛋!

不断地优化电池生产工艺:板栅也加了镉,少数不敢加镉的也加了1.5%的锡,还添加了稀有变晶元素M;正极铅膏添加了各种碳素、金属盐材料来帮助导电;负极铅膏不导电的硫酸钡一加再加、木素都用进口的了;也采用高温高湿来固化、粗细铅粉搭配、控制化成参数,提高α-PbO2的比例;装配压力也不断加紧,电池使用前外壳都鼓成了包;少数隔板也引入一定比例的憎水纤维后由AGM变成RBSM,连湿膨胀的隔离板也用上了;电解质添加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锡、硫酸氢钾、 磷酸、钾皂、乙二胺四乙酸钾、气相二氧化硅、芳草醇、芳草醛等等,每种添加剂都有它的作用,也都可能有副作用,一锅酸里添加多种佐料混合使用,味道一定非同一般。
博利电源:曾有朋友在论坛上大谈锂电(包括锂聚合物)和铅酸电池相比的种种优势,并预测铅酸动力电池早晚被最终取代。从最近几年锂电发展来看,没有一家发展成规模,包括中科院的合作单位“苏州中恒”产量也比较低。国内最大的锂电生产厂家深圳“比亚迪”曾吹嘘要把自己建设成年产100万台国内最大汽车生产商,他们5年前就对自己的锂离子电池津津乐道,但事实证明是错误的,现在他们正在开发“铁离子”电池。我始终认为锂电不适合做动力电池,如果做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源是非常合理的,做轻型车动力电源是勉强,德国阳光开发的硅胶体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使用三年,容量还不低于80%,由此可见和其他电池相比,铅酸电池问题不是寿命,而是比能量低,如果双极电池能开发成功,那势必给整个行业带来福音,另外铅价提升会带来风险,我相信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铅酸电池都是主角。
     请张总在行业前景,谈一下铅酸电池的发展方向,并对最近几年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电池做个分析,比如上海博信研发的锌空,比亚迪的“铁离子”,以及有失败经历的春兰“镍氢”电池等.
张平安:锂电目前的问题是:安全、价格和残值。安全问题必须100%,不能99.999%,那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大功率锂离子电池一爆炸,那当量和TNT有得比。
     价格还是老百姓难接受;等全国人民再富起多一些。
     铅酸电池铅涨了,旧电池的价值也涨了,现在一组20Ah的旧电池,很快就要接近400元了。
温度于容量的关系,我给你一个简单的经验计算方法,比如6-DZM-10电池,在25℃的环境下放电150分钟,温度每降低1℃,放电时间下降1分钟,这是正常的。
并联充电不均衡的,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工厂的设备投资就省多了。并联充电会偏流的!
是的,在确保水分足够的前提下,每1-2个月对电池进行一次全放和适当过度充电,对调整电池组的均衡是很有好处的。
在一组电池中,如果在电池盒内是直线排列,将中间和和旁边的进行定期换位是很有好处的,特别在夏天。因为电池盒散热不好,电池充电发热的时候不容易散发热量,所以中间电池的温度经常比旁边的高,电池存在电化学腐蚀,且温度每升高一度,电化学的腐蚀速度就翻倍,假设在20℃的时候电化学腐蚀速度为1,在60℃的时候的腐蚀速度就是16,也就是说60度的腐蚀速度是20度的16倍,不能小看的。电池定期换位的目的也就是尽量保持整组的均衡。
您说的对,单体平衡当然比整只平衡效果好,但是单体电压很低,控制50mV精度成本高,一只电池装6个控制单元,故障率也是个问题。再说我们生产电池的时候,将一只电池的6个单格做一致相对容易,电池与电池之间的一致性比较难。所以我们选择单只均衡可以达到实际使用的目的。下一代产品是“电荷泵平衡,那效果好很多。这个电路很多人会做,但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良率是第一个问题,静态0.02mA以内的低功耗也是问题,还要装进电池有限的空间里面,厚度不超过4mm,功率达到25W,机械效率必须超过94%,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接线简单可靠也是问题。

铅酸电池的电动势没办法达到3V的,在有水参与的电化学体系中,铅酸电池的电动势已经最高了.要达到3V以上的电动势,必须没有水参与电解质.锂电池没有水参与的,电动势超过3V.
铅酸电池的电动势大约=硫酸比重+0.85,从这个公式看,提高电动势的方法就是提高酸比重。但酸比重提高后,腐蚀增加了,自放电增大了,内阻也加大了,还有很多副作用。怎么办呢?恰当吧!

给大家介绍一个电池容量剩余的估算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电动车电池,对维修电池的有参考作用:
       电池开路电压在13.00V以上,电池内剩余容量大约100%;
       电池开路电压为12.9V,电池内剩余容量大约90%;
       电池开路电压为12.8V,电池内剩余容量大约80%;
       以此类推
       当电池电压不到12.00V的时候,我们认为容量已经用完。
       这仅是剩余容量估计,要准确,还是通过放电比较好。
应该是使用中的电池,在充电之后电解液溢出来,在放电的时候就干涸,对吧?如果我的理解是对的,那我简单解释一下:
先看一下电池的充放电反应方程式:
PbO2+Pb+2H2SO4=2PbSO4+2H2O
这个方程式等号的左面是电池充电饱和状态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成分,右边是放电完毕状态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成分。先忽略极板的体积变化,左边的电解质是硫酸,右边的是水,2H2SO4的体积比2H2O大,所以电解液就溢出来了。
简单地说:放电过程电解夜内的硫酸根被固定在极板上,变成硫酸铅固体被固定起来了。放电过程硫酸释放出来进入电解液,所以液体就多出来了。

不打开电池盖确定板栅材料的方法。每个单格加5mL的去离子水,将电池放电再充电,充电末期,将电解液抽出来化验,如果电解液中含锑和镉,那就是铅锑合金的了。如果没有含这两样元素,那就是铅钙合金的。两种电池同样的方法对比一下,应该含量差异非常明显的。当然,有些厂家做铅钙合金的也在电解液里面加硫酸镉,所以以锑的含量会比较准确。
几十年前的操作规程,要求新电池初充电10小时内不得中断,否则对电池造成永久损伤?    应该没有那么讲究。极板的成分基本在化成后就成型,初充电主要是将负极的氧化铅全部还原,同时也均衡电池内部的6个单体,将剩余的少量硫酸铅进行完全转化。在充电的前10个小时不间断是比较好,微观成分比较连续,就算停止了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实在不放心就再一个完整的循环就好了。

天能电池酸量比较充足,前30个循环可能容量下降比较快,之后又回升,然后稳定。使用一年后变形比较少见。超威电池酸量相对少,添加剂有独到的配方,也有加胶体的电池,加不多。前100个循环不衰退,建议使用时间长了,最好补充一些水分。两家电池都很好修复。如有端子漏酸,就该更换。

对于正常电池补充水分,对使用3个月以后的,你干脆每格补充3-8mL纯净水好了,到底是3还是8,你补充下去,刚好被吸收,看不到自由液为准。
补充水分后,电池充电发现电解液出现不同颜色,出现红褐色浑浊表示正极的活性物质脱落比较严重,大部分是因为过度充电造成的,多加点酸,尽量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以防止短路发生。如果失水隔板是雪白的,加水后没那么白,我也描述不清楚,你自己观察对比一下,用手电筒照进去看。
充电的温度和环境温度关系密切。夏天环境温度达到35-38℃的时候,充电末期的温度可以达到40-46℃。环境温度低的时候,电池温度不高,一般比环境温度高7-10℃为正常,如果高于这个温度差,就可能出现问题了。常见的问题是失水或充电器不换灯,加点水一般就好了,如果不行就可能是考虑更换充电器。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电池放电后没有及时充电,存放时间超过一个星期再充电的第一次很可能不换灯,循环几次就正常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2:59:49 | 只看该作者
标准曲线没有。给你一份简单的测试项目吧,仅供参考。
电池的实验与鉴别(简单快速9项目)
一、 新电池开箱开路电压误差检查:0.04V/组;
我们对新到厂的电池,存放期不超过1个月的进行抽样检验,测量开路电压,做为工厂的来料检验项目。如果条件许可,最好是全检。例如:4个电池一组,开路电压分别是:13.30   13.31   13.29   13.30,这组电池的开路电压误差是:13.31-13.29 =0.02   ,0.02 < 0.04,所以是合格的。
另外一组电池电池的开路电压是:13.30   13.31   13.36   13.30,这组电池的开路电压误差是:13.36 – 13.30 = 0.06 ,0.06 > 0.04,所以是不合格的。本方法不适用于已使用过的电池!
二、 4个主要型号的初始容量测试:测试时,一般先放电,放电终止电压为10.5V/12V,第一次放电时间不算。然后用标准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充电时间最好为9小时,充饱就放。记录这一次放电时间。
1、10Ah,25℃,按5A放电,时间140-150分钟;
12V10Ah的电池,国家标准型号:6-DZM-10,指的是2小时率容量为10Ah,我们按标准5A放电,放电时间一般为140分钟以上,最好不超过155分钟,因为电池的初始容量太大,可能以后衰减会很快!  
2、12Ah,25℃,按6A放电,时间130分钟;
    12V12Ah的电池,国家标准型号应该为:6-DZM-12,可是没有这个型号的国标,2小时率容量为12Ah,我们按标准6A放电,放电时间一般为130分钟左右,最好不超过140分钟!
3、17Ah,25℃,按8.5A放电,时间130分钟;
12V17Ah的电池,国家标准型号为:6-DZM-15,后来厂家把容量尽量做大,就变成6-DZM-17
4、20Ah,25℃,按10A放电,时间120-130分钟;
12V20Ah的电池,没有国家标准型号,行业自己写为:6-DZM-20。
三、 早期容量衰退检测:电动车电池最怕早期容量衰退。一般在50次100%DOD测试中可以体现出来。每天做2次循环,只需要25天。
    用标准充电器连续充电9小时,然后马上按以上第二条的放电电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5V/12V,最好是整组充,整组放。不能整组充,单只放。记录每次到达放电终止时的放电时间。好的电池在30次循环内,容量下降一般不超过8分钟,基本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在2分钟内上下浮动。
    早期容量率退的判定:每个循环下降1-3分钟,只下降不回升,无法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范围,或者稳定的数值太低下。
四、落后电池的早期体现:
1.充电末期电压测量:
充电末期,在充电器换灯前的短暂时间。一般我们在充电回路中串联一只机械电流表,可以从电流表中直接看出充电电流的变化。当电流下降到接近0.5A的时候,马上就换灯了,这个时候我们分别测量整组电池的端电压,如果电压误差在0.5V之内,是正常的,如果电压误差太大,可能在实际使用中有落后电池出现。数码电池充电末期的电压误差一般不超过0.2V,所以不会出现落后电池。
2.放电末期电压:半自动放电机能够自动检测并记录每只电池的放电末期电压。放电末期电压平均为10.5V,如果我们在30次循环内,发现有一只电池的放电末期电压低于9.3V,且这只电池每次都最低,没有上升的迹象,可能这组电池放电时间在缩短。
12V10Ah和12V12Ah的电池放电末期的误差小,12V17Ah、12V20Ah的放电末期电压误差大,是因为前者每单体极板片数多,后者少。
六、安全阀压力测试:安全阀压力分开阀和闭阀压力,一般用血压计改装来测量。开阀压力一般为35-45KPa,闭阀压力一般为:20-30KPa,开阀压力太大,电池容易变形,闭阀压力太小,容易造成失水。这个压力新电池要测试,更重要的是旧电池也要测。
七、热失控的早期发现:将完全充饱电的电池组,取其中一只,用稳压直流电源充电,将稳压直流电源的电压先设置在15V,电流设置在3A。然后接上电池充电,刚开始充电电流比较大,然后逐步减小,1小时后,观察电流:12V12Ah的电池,电流小于100mA为好,如果超过200mA,可能就会造成热失控。注意:数码电池要将芯片与端子连接的线剪去其中一根,测量才准确。
八、低温性能测量:将完全充饱的电池放置在卧式冰柜中,将温度调整到最低(—10℃),冷冻12小时以上,然后将导线引出放电,放电时间应该大于室温放电时间的75%。
九、漏酸测试:将完全充饱的电池,正放、侧放、端子在下方侧放、完全倒置,按14.8V/只充电24小时,应不出现漏酸。
    以上9个项目,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电池的基本状况测试并得出结论。如果是铅锑合金电池,以上9个项目都合格,基本可以判定电池不会有大问题。如果是铅钙合金电池,必须继续做以下项目实验。
十、 循环寿命测试:  这个项目不能在短时间内测试,但必须做形式试验。一般电池经过200次100%DOD循环放电时间在初始容量的80%以上,就很好了。200次100%DOD循环,按每天2次,需要3个月。根据实践经验数据:电动自行车电池,1次100%DOD循环大约等于实际使用2.79天。电动摩托车电池1次100%DOD循环大约等于实际使用2天。
实践证明:1-2A电流,限压55V的两阶段充电器比较能把电池充饱,是不是可以用?不能用!
1997年,绿源开始做电动车的时候就是用这个充电电路的,就是现在厦门华天的陈总给绿源的胡总出的注意。不过当时的电压是14.5V/12V,不是13.7V/12V。你的意思是当电池放电不多的时候,时间够就直接用低电压小电流浮充,当客户时间不够或电池放电多的时候,手工切换到大电流高电压充电。其实,现在的三段式基本上就是把你说的手工切换改为自动切换。小电流充电未必比大电流容易充得饱,当电池电压在13.8V/12V以下的时候,电流大点没关系的,一般不超过0.15C,根本不影响充电。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3:00:28 | 只看该作者
张平安:脉冲的概念是什么?不是真的产生一大堆强而有力的脉冲波,电池正常使用根本用不着呀! 对电池最有效又没有副作用的脉冲就是:慢脉冲。充到电池端电压59.2-59.5V的时候,停一下,电压下降到58V的时候再继续充。是这样形成的充电模式。
     你的充电模式对已经硫化严重的电池有用,但对正常的电池有破坏作用。

京洲小妹:现在很多 ,还都是很好的充电 器。都喜欢用脉冲。表面测量。电压还很低。有的真是55-57v. 充的也挺足。那看来。时间一长。。电池也是要坏的。张平安:那不一定啊。那要看波峰的最高值,电池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滤波电容,没充饱的时候对峰值吸收能力强,充饱后就减弱了。如果平均电压是55-57V,最高峰值是59.8V,那肯定坏不了。同时也要保持当电流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换灯!
您可以用一个1000微法的电容器并联一个电阻来当假负载,在示波器上看波形。这很重要的。
电压低能充饱就尽量不要高,我们有些电池保2年,寿命比一次充电行使旅程更重要。经销商本来就喜欢乱退货,所以我们尽量不给他们找借口。

卓越的容量恢复性能:电池放电至接近OV之后,短接该电池两极24小时,再重新冲满电,重复5次放电,短极、冲电之后,电池每次放电至10.5V时,放出的容量大于初始容量的90%。
上面是华富胶体电池网站的介绍方法http://www.huafubattery.com/product/p_1_2.asp
张平安:现在的电瓶里不都含镉吗?这句话是错误的!
     浙江以天能超威为主的长兴地区,主要生产铅锑合金电池;
     福建以厦门华天数码电池和亚亨为主,主要生产铅锑合金电池;
     广东以恒利、则良、瑞达为主,主要生产铅钙合金电池;
     江苏以双登、华富为主要,主要生产铅钙合金电池;
    上海海宝:生产铅钙合金电池;
    沈阳松下:生产铅钙合金电池;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3:02:02 | 只看该作者
汤浅电池采用的什么技术把那个“阳”做得那么硬的,我最羡慕的电池”阳“就是汤浅的了!
张平安:我给汤浅总工打电话,叫他把配方和工艺交出来,他骂我:你算老几?配方是日本国大大的机密!你说气不气人,所以我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把它分析出来了:  合金也就是普通的铅钙四元,多了一些杂质元素,加了一道铅液加温到750度,缺氧1.5小时,然后迅速冷却的工艺(我感觉怎么有点象蘸火处理?)涂膏压很实,表面细布纹,添加剂几乎没有,只有一点点气相二氧化硅和聚四氟乙烯乳胶。高温+高压+高湿 固化。外边框厚道,内荆条纤细,正极活物质严重过量。
Zjsyk:正:负=100:65这个比例里面包括板栅的重量吗?现在10AH15片装的电池,正板一般是40克,负板是26克,正:负也是等于100:65,所以我想问下张前辈给的这个比例有没有包含板栅的重量在其中啊
  有一个76   67法则,你参考:正极重量:活物质=100:76,  正极活物质:负极活物质=100:67 ;这是不是最佳,我不敢100%
咱替宝库出个金枪不到方:
初始单充慢悠悠,
浅放勤充小电流。
极端引线要清洁,
防止接点出绿锈。
三(个)月动手不要烦,
电瓶前后倒倒头。
隔月尽放做维护,
一年拆盖补充油(水)。
平时电流多监测,
保用两年不犯愁。
一样的道理,电池使用中经常过度放电对电池寿命不利,更何况放电到零!
       当电池已经无法用正常的充电和放电来修复的时候,才可以用清零的方法,这个方法不能常用!
       电池的清零修复,好比电脑的系统重装,电脑除非中毒或实在不行,否则没有人会提倡你经常重装系统。

铅锑合金的电池大部分人做好,少部分人做得很糟糕;铅钙合金少部分人做很好,大部分人做的很糟糕;完全用胶体做为电解质来吸附硫酸,我还不知道谁的电池做好;还是以AGM隔离板用来做硫酸主要载体,胶体为添加剂已经有很多人做得不错;您说这种局面怎么比较?
      我只能告诉你这几种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1、铅锑合金的电池制造工艺比较容易把控,不易出批量问题,适合较大电流放电,用一年后较易失水;
2、铅钙合金电池,制造工艺较难把控,可能造成无锑效应,适合小电流放电,质量好的,不易失水;
3、纯胶体电池适合使用于UPS场合;
4、胶体为添加剂可以增加电池内含水;过放电比较容易修复。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3:02:27 | 只看该作者
回答您前面的问题:
一,488楼,你讲的“混合电动势这个K值是很复杂的东西,比如正极是铅钙与铅锑镉就差200mV/12V”,200mV这个值指一个格还是6个格。
      200mV是6格的经验参数,也就是说“铅钙电池”和“铅锑电池”在同样的酸比重和同样的充电饱和度的情况下,铅钙电池的开路电压高200mV/12V。不过这是我们自己测试的一个经验参数,没有经过理论验证,大家可以再仔细测量几次,如有差异望能共享,谢谢!所以,一般“铅钙电池”的厂家为了把电池充得饱和,他们配置的三段式充电器的最高电压比较高一些。
二,234楼,你讲的“电解液的内阻,在比重为1.28的时候最低,…”,能否明示一下测试条件和电解液主要成分。
      在25℃,电解液为纯稀硫酸电解液的前提下,比重为1.28,内阻最小,所以汽车电池的电解液比重就定为1.28。
      但阀控式铅酸电池由于没有很多富余的空间装更多的酸液,为了保证参与反应的酸当量足够,一般选择的电解液比重都超过1.30,常用的电源电池为1.32,电动车电池一般为1.34----1.35。主要因为放电倍率不高,有考虑酸量要够,所以将比重选择比较高一些。     凡事都有一个度,电解质比重太高也不好,腐蚀增加,自放电增大,还容易造成钝化,充电接受能力降低等。
三,352楼,你关于电池反充电的试验,反充采用恒流还是脉冲,能说一下电流值吗?
     我不提倡反充电.
      我在前面说的意思是:如果电池被充电反极后,要正充电回来,相当于一次重新化成,电量需要7C左右。
      充电电流用恒直流,充电方法和内化成类似,要求更多的富液,且确保充电末期的电解液比重不超过1.35.
    当体积不变的时候要把电池容量做大很简单的:初容量会很大,但寿命大大缩短!
1、将正极铅膏视比重调整到4.05以下;
2、铅粉氧化度提高到89%以上;
3、板栅内荆条改为0.75*0.75;
4、负极乙炔黑加倍,腐殖酸多加点;
5、固化温度不超过42℃;
6、将电解质比重调整到1.35。
     这样调整后,初容量会很大,但寿命大大缩短!不建议使用!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3:03:03 | 只看该作者
电动车电池确实存在以下两个实际使用中遇到的情况:
1、如果电池总是在20-30%以内放电,然后充饱,持续时间长了,当需要深入放电的时候,前几个循环的放电容量确实明显变小,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叫:“类记忆效应一”;
2、电池放电完毕后,搁置时间长了,然后进行充电的时候,不管充电时间多长,总是“充不饱”,所以充电末期的电流无法下降到充电器设置的换灯电流,甚至出现热失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类记忆效应二”。
     大家都知道,记忆效应是镉镍电池的“专利”,铅酸电池如果也有记忆效应,应该是侵犯镉镍的“专利”。所以我们暂且就叫“类记忆效应“吧。下面我们来粗浅分析原因:
一、”类记忆效应一“的成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硫酸铅和二氧化铅的双向可逆转化,负极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铅和硫酸铅的双向可逆转化。这些物质之所以叫活性物质是因为有”活性“,这个活性单一状态存在时间久了,就发生时效变化,活性降低。从所周知,电池刚放电完毕的时候,正负极板形成的硫酸铅颗粒比较小,容易被充电还原,时效之后,小颗粒的硫酸铅会逐渐长大,变成大颗粒的硫酸铅,活性下降,导电能力降低,还原困难;同样的道理,二氧化铅也存在类似硫酸铅的实效活性下降问题。
      所以,当电池长时间浅充浅放的时候,表层活物质积极参与反应,深层的活物质(正极=二氧化铅+硫酸铅,负极=海绵状铅+硫酸铅)处于时效活性下降状态。”类记忆效应一“就这样形成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长时间浅充浅放,来一次全充全放就好了。正常的用户,入有这个情况,一个月处理一次比较合适。
二、”类记忆效应二“的成因。前面提到,电池放电后,没有及时充电,就产生”硫化“现象,硫化的程度和搁置的时间有关系,当电池硫化后,由于一部分硫酸变成了难还原的硫酸铅,也就是说一部分硫酸被固化了,充电末期,硫酸浓度无法提高到正常值,电池本身的电动势偏小,充电器与电池的压差无法缩小,充电末期电流不能下降,就无法换灯进入浮充。这就是”类记忆效应二“的成因。解决方法就是电池放电完毕,及时充电,需要存放也应该充饱电才存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动车论坛 ( 京ICP证041302号 )

GMT+8, 2025-11-15 18:33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