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08|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29 19:4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abt-bj在 2004/08/29 07:53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开始对某充电器的说明书开展点评。没有否定产品本身的意图,但是,作为探讨充电器的说明书应该如何写的途径。也欢迎网友加入。我逐步的录入。
原文:
“概述
一、本充电器以负脉冲为主导技术的组合脉冲维修型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它有效的解决了电池内部的电阻性极化反应、浓差极化反应和电极性反应。”
点评:
1、“本充电器以负脉冲为主导技术的组合脉冲维修型充电器。”对技术没有给一个确切的定义。
2、电池的三种极化反应说错了2个,“电阻性极化反应”应该叫做欧姆极化反应;“电极性反应”应该叫做电化学极化。错误之处还在于:欧姆极化是电池内部的导体电阻决定的,任何负脉冲都不会降低导体的电阻。降低导体电阻的方法只有在电池结构上增加导体的截面积,缩短导体的长度。由于采用了负脉冲,使导体会增加了焦耳热,对降低欧姆极化没有任何好处。
看了这个描述,我感觉作者缺少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知识,术语不对,连一些俗语也没有这样讲的。如果作者是在外文上面抄来的,自己杜撰出来的名词,应该是比较有水平的。但是在降低欧姆极化方面犯了原则性的常识错误。
2#
 楼主| 发表于 2004-8-29 20:13:37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原文:
“二、本充电器以负脉冲为主要特点的组合脉冲充电器,其直接效果是清除了气泡,降低了温度,减小了内阻,清扫了隔膜中的离子云、垃圾,不断变换离子束在两极的发射、接地方法,扩大了离子流,增加了电池容量。始终保持电池在崭新容量充足的最佳状态。”
点评:
1、电池内部的气泡是如何产生的?其实就是充电电压高于电池电解水的电位。与是否采用负脉冲没有直接关系。
2、如果清除了气泡,也就是说不会产生析气了。那电池就不会析气失水了。事实不是如此。
3、电池不叫做“隔膜”,而叫做“隔板”。
4、电化学中没有“离子云”的概念。充电与离子扩散有关系。也不叫做“发射离子云”。
5、“接地方法”,估计应该是改变离子扩散方向。
6、增加负脉冲的充电,应该是“缓解了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改善了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7、“增加电池容量”?电池容量应该是固有的。怎么能够增加电池的容量?除非是把α氧化铅变成β氧化铅,而这种改变是以正极板软化为代价的。而正极板软化会缩短电池寿命。产生正极板软化的第一位原因是过放电。该充电器应该没有这个功能。
8、“始终保持电池在崭新容量充足的最佳状态。”这是不可能的,电池容量必然要下降。
3#
 楼主| 发表于 2004-8-29 20:47:52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原文:
“三、对于镍镉、镍氢电池,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定标准为循环使用寿命400次,国际商检标准(UI)为500次。对于铅酸蓄电池公认标准为200次,而使用负脉冲高效充电器,电池的使用寿命将达到1000次。充电效率高达100%。对中、轻度损坏的电池可进行修复。”
点评:
1、我认为,仅仅采用负脉冲技术,也就是改善了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是否会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与解决失水、硫化和正极板软化有关。这里没有可令人信服的技术含量。
2、1000次寿命?在没有恰当的保证条件下,应该是浅循环的寿命,放电低于30%。否则拿出证据来?
3、充电效率100%?绝对不可能!电源的效率也不会100%,电源的效率就不会是100%,后边说电池发热不高于××,发热也要消耗能源,怎么会100%?效率达到100%的事情与永动机差不多难以令人信服。
4#
发表于 2004-8-29 20:49:37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说明书如果一定要介绍产品性能,也只能实事求是,否则有欺诈嫌疑,也触犯国家法律。达不到说明书性能,用户完全可以向生产厂家索赔。
如果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厂所做,还真没什么办法奈何他。正规厂就不同了,要担负巨大风险。
5#
 楼主| 发表于 2004-8-29 21:00:30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原文:
“四、该项目经上海市工业系统科技情报中心科技成果水平国际检索,检索结论为:总体水平束国际先进水平。(检索号为×××)”
点评:
1、科技成果检索的一个诀窍,就是胡乱起名堂,术语中没有,国际检索查不到,再给检索人员一点点好处,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获得“总体国际先进水平”的说法。
2、1000次深循环寿命。检索的时候也不要证明。
6#
 楼主| 发表于 2004-8-29 21:22:51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这个贴子最后由abt-bj在 2004/08/29 11:58pm 第 2 次编辑]

原文:
使用说明及技术指标:
……
七、被充电蓄电池组充电时最高温升:<6.8℃。
八、36V/12Ah蓄电池组一次充电行驶>45KM。
九、使用本充电器不存在电池组前50周次充放电25%的衰减量。
点评:
1、“被充电蓄电池组充电时最高温升:<6.8℃”。被充电电池在简单的三段式恒压限流充电,电池正常温升也小于4℃。产生热失控或者强烈氧循环的电池除外。
2、“36V/12Ah蓄电池组一次充电行驶>45KM”。除非是新电池,或者电池容量永远不衰减。
3、“使用本充电器不存在电池组前50周次充放电25%的衰减量”。我们都知道,在电池深循环寿命中,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池容量下降的速度逐步增加,而不是线性的。如果要达到电池循环寿命为1000次,即便按照线性来计算,那么前50次的容量下降应该低于5%,如果接近于25%的容量下降,电池的寿命难以达到100次!这里泄漏了电池寿命的天机!该充电器说的“使用寿命达1000次”是不实之词。
结语:
一纸荒唐!
7#
发表于 2004-8-30 23:53:32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很多普通的没有专业知识的用户被这一纸荒唐的说明书涮了,悲哀!
8#
发表于 2004-8-31 18:54:42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是的,很悲哀!我以有人在不懂什么是负脉冲的技术的条件下,发表这样的说法感到悲哀!赵先生,你懂什么是负脉冲吗?你现在才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人!
你说智能充电器的电池温升小于4度?要不要我们当面较量一下?不要把我对你的尊敬当是我不如你,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
请你对你的说发进行改正,不要说我没有先礼后兵!
9#
 楼主| 发表于 2004-8-31 19:03:26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我已经在很多帖子中多次给出了负脉冲的定义,可是到现在,您还没有给出您的定义,然后就是说我不懂。那么您给一下您对负脉冲的定义,让我和网友学一招。
10#
发表于 2004-8-31 19:17:04 | 只看该作者

对某充电器说明书的点评

非常想知道绝对负脉冲的新概念,呵呵喜欢新名词,可以让身边的人翻白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动车论坛 ( 京ICP证041302号 )

GMT+8, 2025-7-10 06:01 ,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