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效果要用实践检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3 13:4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复仪叫的火热,真的有效吗?打开电池修复过程中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是被震荡碎了吗?可以用一样电流的充电器,同时对比一下。没有大量的实验哪来的结果?
网上多次出现的结晶和粉碎后的画面是那里来的?怎么什么人都引用的自己的产品,我怀疑这就根本不是什么修复前后的对比,做科学还是严谨点好。光靠想当然的理论是不行的。
谐振,谐振。真的把硫酸铅谐掉了吗?就算谐掉,谁去仔细测量它的谐振频率范围和谐振规律了吗?我始终没看到令人信服的解释。
2#
发表于 2004-12-23 15:07:04 | 只看该作者

效果要用实践检验

谐振是理论上的,也不是指被震荡碎了,谐振理论是增强硫化物活性,从而在充电电流下易于被还原。修复的本质是要把惰性的硫酸铅晶体还原成活性物质
看一下这篇文章有助于了解硫化
极板硫化即蓄电池极板硫酸铅硬化,它是指在极板上生成一层白色粗晶粒的硫酸铅。由于这种粗晶粒的硫酸铅会严重堵塞极板孔隙,使电解液渗入困难,蓄电池内阻明显增大,致使充、放电的电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容量大幅度降低,起动时不能供给起动机足够的起动电流,甚至不能起动发动机。这种粗晶粒的硫酸铅在正常充电时不能消失,久而久之,会使蓄电池早期损坏或报废。本文将从硫化的故障现象入手,着重分析产生硫化的主要原因,从而使司机及养护人员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蓄电池进行正确使用与维护,以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极板硫化的故障现象
    硫化的蓄电池极板上有霜状物,有时打开盖子即能看见。严重硫化的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下述异常现象:
    1.大电流放电时电压迅速下降,表现在起动时起动机转速降低,运转无力,不能持续给起动机供电,致使起动次数减少,有时只能进行1—2次起动。
    2.用高率放电计检测时,单格端电压急剧下降;按规定放电率进行放电时,放电持续时间短,电压过早降至终止电压。
    3.充电时,蓄电池充电电压会迅速上升,开始充电单格电压可达到2.8V或超过该数值,数小时后电压会下降到2.2V,以后缓慢上升,与正常蓄电池充电规律相同。但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很快上升到40℃以上,充电开始就冒气泡,过早出现“沸腾”现象,而电解液密度无变化或变化很小。正常充电后蓄电池容量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
    二、产生硫化的主要原因未充电
    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长期未充电的蓄电池,由于温度的升降变化,硫酸铅会发生再结晶。在正常情况下,蓄电池放电时极板上生成的硫酸铅晶粒比较小,基本不影响导电性能,充电时基本完全转化而消失。但若长期处于放电或半充电状态时,极板上硫酸铅将有一部分溶解于电解液中,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但当温度降低时,溶解度减小,出现过饱和现象,这时有部分硫酸铅就会从电解液中析出,再次结晶生成大晶粒硫酸铅,附着在极板表面上,日积月累便形成“硫化”。
    2.蓄电池电解液液面过低
    由于电解液液面过低,易使极板上部外露,导致极板上部与空气接触而强烈氧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电解液的上下波动,极板的氧化部分与电解液接触,会生成大晶粒的硬化硫酸铅,使极板上部形成硫酸铅硬化层,这主要表现在负极板上。
    3.长期放置的蓄电池充电不足
    蓄电池在长期储存过程中若处于充电不足状态,电解液中游离的硫酸铅会逐渐结晶沉积在极板表面上,它与正常放电所形成的硫酸铅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常放电时,极板上所形成的硫酸铅有规则、细密且具有微孔,而硫酸铅自然结晶没有规则且晶粒粗,使极板表面形成一层粗晶粒的硫酸铅,若放置时间过长,即使再进行补充充电也不能使其转化为纯铅和二氧化铅,从而造成极板表面硫化。
    4.放电电流过大或过度放电
    用大电流长时间放电或过度放电,会使硫酸铅形成过快,大量硫酸铅附着在极板表面上,且这种方式形成的硫酸铅晶粒较粗,硬度较大,蓄电池内阻明显增加,不但影响电解液进入极板内部,同时还造成硫酸铅在充电时不能还原,若长时间得不到必要的充电修复,就会导致极板硫化。
    5.电解液密度过大、不纯或使用温度过高
    电解液密度过大时,极板表面会受到严重腐蚀,一部分硫酸铅会进入电解液中,在温度降低时就会有硫酸铅结晶附着在极板表面上。同时,由于电解液密度过大,放电反应时极板表面形成硫酸铅过快,造成硫酸铅还原困难。电解液中含有杂质,特别是醋酸、淀粉等有机杂质,使极板受到较为严重的化学腐蚀,易形成极板硫化。使用温度过高时,一部分硫酸铅会因温度过高而沼于电解液中,待温度降低时就会再次析出结晶附着在极板上,如此不断地溶解和析出,从而使极板硫化。
    三、蓄电池硫化的预防及修复
    (一)预防硫化的方法
    1.经常保持蓄电池在充足电状态,不给硫酸铅溶解和再结晶的机会。正常情况下每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当蓄电池单格电压降至1.75V以下、密度降到1,15g/立方厘米、冬季放电25%、夏季放电50%时,必须在24小时之内进行补充充电。
    2.电解液密度要合适,根据气温及地区的不同,一般应保持电解液密度在1.24-1.31g/立方厘米之间,以保持蓄电池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电解液密度与气温的关系如表1所示。
    3.液面高度要符合规定,应高出防护板10-15mm。
    4.尽量不要长期存放蓄电池,若必须长期湿保存时,要按规定进行定期充电若蓄电池放在车上长期不用时,应将搭铁线拆下,以防自行放电;放置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时,应进行干保存。
    5.经常检查蓄电池的存电量(密度每降低0.01g/立方厘米相当于放电6%),避免大电流长期放电和过度放电特别注意起动发动机时,每次不得超过5秒钟,两次起动之间应间隔半分钟以上,起动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如果发动机存在故障,应在排除故障后进行起动。不可将蓄电池电量用尽。
    6.注意电解液的清洁,在加注蒸馏水和补充液时,要检查其纯度和清洁情况,切勿加注不符合规定的液体。
    (二)硫化蓄电池的修复
    1.轻微硫化蓄电池的修复
    对于轻微硫化的蓄电池可采用过充电法修复,即在正常充电结束后将蓄电池静置1-2小时,然后再用初次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电流(如表2所示)进行连续充电。当电解液产生大量气泡时停止充电再静置1—2小时,然后再用上述方法进行充电,直至接通电源l—2分钟内电解液就出现大量气泡为止,同时电解液密度应达到1.280g/立方厘米左右,否则应再进行重复充电。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单格电池硫化的修复。
    2.严重硫化蓄电池的修复
    以20小时放电率将蓄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单格电压为1.75v),将电解液全部倒掉,并用蒸馏水冲洗极板两次。然后加入足够的蒸馏水,用初次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电流(如表2所示)进行连续充电,即所谓的“水疗法”。待电解液密度升至1.15g/立方厘米左右时,停止充电并倒出电解液,换加蒸馏水再进行连续充电,直到电解液密度不增加为止。再按上述放电率放电至终止电压,用初次充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和时间进行过充电,直到电解液密度不再上升。将电解液密度调整到1.280g/立方厘米,然后再次以上述放电率放电到终止电压,以初次充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和时间进行充电。当以20小时放电率测得其容量能达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上时,说明修复工作基本完成。若容量仍很小时,则应重复上述充、放电循环,直到蓄电池恢复正常为止。
    四、结论
    极板硫化是蓄电池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也是使用中常见的故障之一。此故障出现后,将严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产生该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使用维护或保存不当造成的。因此,要想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效率,必须充分了解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以及造成故障的原因,按规定使用蓄电池,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尽可能防止硫化现象的出现。
3#
发表于 2004-12-23 15:15:41 | 只看该作者

效果要用实践检验

我历来没有否认大电流充电和高恒压充电对消除硫化的作用。我仅仅是发现这样的修复会引起正极板软化。修复的电池当时效果可能很好,但是,做循环寿命试验的结果不好。当然,连续严重的析气,正极板软化引起的容量下降当时也会表现的。
4#
发表于 2004-12-23 15:20:06 | 只看该作者

效果要用实践检验

下面引用由chp3652004/12/23 01:49pm 发表的内容:
修复仪叫的火热,真的有效吗?打开电池修复过程中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是被震荡碎了吗?可以用一样电流的充电器,同时对比一下。没有大量的实验哪来的结果?
网上多次出现的结晶和粉碎后的画面是那里来的?怎么 ...
人家的是叫科学,我们业余搞的是兴趣、实用.现在一些研究人员不是在研究而是在搞推销,
我们不能怪这些人,这些人心中还是有很强的科学使命感的,只能怪我们的国家大,研究经
费少。
5#
发表于 2004-12-23 15:21:26 | 只看该作者

效果要用实践检验

补水充电修复硫化的机理既是补水后电解液浓度降低和过充电,低的浓度和过充电有利于除硫化,电流越大效果越好(不计付作用)
6#
发表于 2004-12-23 18:24:41 | 只看该作者

效果要用实践检验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穷云起在 2004/12/23 07:06pm 第 2 次编辑]

如果研究成果不能商品化,不许推销,那研究还有什么用?
赵老师参与的耗资数百万,研究了十多年的脉冲除硫的方法,不是楼主一句话就能否定的。
另外请到国外网站以及国际电池协会等机构查阅除硫方面的技术文献(可惜有很多是付费网站,而那个费用对老外是不算什么,对我等却不是小数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动车论坛 ( 京ICP证041302号 )

GMT+8, 2025-4-9 21:38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