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我也有个这种显示电压电流功率的插座,个人看来这个表显示的电流是平均电流,电压是平均电压,插座上显示的功率应该=平均电压X平均电流X功率因素,我的理解是220v的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正弦波动,但由于负载中存在电感这类设备(充电器里肯定有),导致电压升上去,电流还没来得及相应地升上去(如果是白炽灯,热得快这种纯发热的电器,电压升上去,电流I=U/R马上相应就升上去了,不存在电流滞后电压这种情况),所以,直接用平均电流X平均电压并不是功率,因为还要乘以由于滞后问题引起的因素,这个就是功率因素。
为什么平均电压乘以平均电流不等于功率呢?这个有的人也许不好理解。举个例子,你家到工作地点80km,上班40km/h的速度跑,跑了2个小时;下班以20km/h的速度跑,跑了4个小时。那么两趟下来,平均速度是(40+20)/2=30km/h,平均时间是(2+4)/2=3个小时,你能说你家到工作地点的距离=平均速度30km/h X 平均时间3h=90km么?这个例子有点牵强,不过只要理解到“平均”这个东西的定义太水,不可信就好了。而对一个周期每时每刻的电流X电压积分算出来的才是真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