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针对这次禁摩禁电,我们还有如下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9 21:4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 ... id=1&id=2215903

(转载)我爱福州,针对这次禁摩禁电,我们还有如下质疑

海峡都市报公布,经福州市市政府批准,从2008年6月1日起,每天7:30~18:30,八一七北路(东街口至古田路口)、古田路(八一七北路至五一路口)禁止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通行。警方还表示,福州市还将逐步扩大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限时通行区域,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将限时通行区域扩大到整个二环路(即市区二环路内的道路将全部禁止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通行)。
  
  让我们分析一下可能的理由:
  
  理由1、摩托车造成了交通堵塞。
    大错特错。且不说城市道路规划方面的问题,单就各种车辆本身的特性考虑,交通堵塞的责任也无论如何落不到摩托车身上。摩托车体积小,操纵灵活,转向方便,动作敏捷,可以在各种狭窄复杂的路况下行驶,它怎么可能引起交通堵塞?我们什么时候见过自己被一台摩托车挡住去路?
  真正能够引起堵塞的(最主要原因是严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是占用路面面积较大的汽车,如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越来越多小轿车等。(北京禁了这么多年的摩托,摩托数量比奔驰还罕见,这条路不能走,那个立交不能过,可怎么现在道路越来越拥挤呀?是摩托的罪过还是汽车的罪过现在不是很清楚了吗?)一台摩托车占地面积不过一台出租车的四分之一,且有灵活快捷的优势。那么究竟谁更有效率,究竟谁才是造成交通堵塞的罪魁祸首,难道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理由2、摩托车造成了环境污染。
    不可否认,摩托车是有一定的污染(怎么没有列举具体数据?),然而汽车就没有污染?(同样没有数据)凭什么认为摩托车的污染就比汽车大?(不列举数据当然可以愚弄更多人)同等的运送效率,一辆2.1升的出租车污染就比125CC摩托车的污染小?(即使是1.4升的富康出租车,百公里油耗最少也要5~6升,同样档次的125CC摩托的百公里油耗是2升,出租车油耗是摩托的2。5~3倍)公交车一次乘坐很多人,似乎平均起来较为环保,但公交车频繁地刹车,频繁地再启动,经常长时间地处于怠速状态,所排放的污染物远高于正常水平,且很多公交车总是在一个站“扎堆”,局部地区的废气排放量高的可怕,而这些车站恰恰一般又是处于人口高度集中的闹市区。这些问题有没有人考虑和论证?
    实际上,相对于出租车和公交车而言,一台摩托车造成的污染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即使公交车乘客全部换乘摩托车,由于其单台污染小且分散,且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行驶路程,总体污染水平未必高于公交车。
  
  理由3、因为别的城市,尤其是北京都禁了(可它现在比哪个城市都堵得很),我们也要跟进。
  人云亦云,一味跟风是最可悲的。别人做了,可能有他特殊的理由,也可能根本就是错的。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犯了错误,进了班房,你是否也要亦步亦趋地跟进呢?
  
  请此政策制定者回答如下十一大问题:
  1、请问您如何上下班?如果您开着小车上下班,您制定该政策是否有失公允?
  2、请问禁摩禁电的理由是什么?是否有经过听证。如果没有,是否程序合法?如果有,听证代表是否有代表性?穷人每天上下班,请假还要扣工资,如何参加听证?如果在工作日叫一堆天天开轿车的人来听证,结果不言而喻。
  3、摩托、电动车是福州最广泛阶层的民众出行的的主要工具,禁摩托、电动车代表的是谁的利益?
  4、北京禁了这么多年的摩托,摩托数量比奔驰还罕见,这条路不能走,那个立交不能过,可怎么现在道路越来越拥挤呀?是摩托的罪过还是汽车的罪过现在不是很清楚了吗?
  5、交通拥挤为什么不让占路面积大的、仅乘坐一、二人的汽车单双日行驶?为什么不限制有钱人开的小轿车?很多政府部门每个领导都有专车,为什么不加以限制?为什么不对公车私用加以政策限制?为什么偏偏欺负穷人的电动车和摩托车?
  6、禁摩禁电后穷人如何上下班?大家都知道福州等车要等很久,为什么不对公共设施加大投入,反而让这些公益行业私营化?政府收的税收为什么不用来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让百姓自然而然转入到公共交通中去,而是强制百姓不能使用低等的交通工具?而且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完善是个长期的过程,妄想短期内就能实现大跃进的发展,这不是做梦吗?
  7、政府的政策必须有连续性,车牌卖了那么多钱,凭什么反过来限摩托?
  8、电动车是目前最环保、占路最少的交通工具,为什么限它?
  9、禁摩、禁电动车后,这些人中的三分之一购买QQ等小排量汽车,后果如何?随着私家车价格的不断下降,没有了摩托车这种轻便式交通工具的家庭,将更迫切的考虑购买私家车,而一辆私家车至少需要占两部摩托车的空间,因而使马路上的拥挤状况成倍数的增长.所以,我觉得,禁摩禁电,不如限汽,在交通系统还不是很发达的今天,实施限制私家车的入户,才是长久之策。
  10、决策部门能否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牺牲大众的利益?然后制造舆论说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有数据吗?有调查吗?
  11、汽车是车?大众出行的摩托、电动车不是车吗?宪法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交管部门为了让富人开车快一点,限制穷人的通行权,难道道路是富人花钱修的?是国家修的吧!既然是国家修的,大家是否都有通行权?
  
  另外针对这次禁摩禁电,我们还有如下质疑:
  1、我想问一下这样做好处到底在什么地方去年的五四路、五一路禁行,已经造成上下班时段临近路段的拥挤了,这样做除了扩大拥挤的范围,我这个小草民想不到别的。
  2、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所有车辆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大类。“电动车”实际上分为“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按规定,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 按照国家法律所有合格的电动车都是合法的交通工具,至于合法与否,认定权不在消费者身上,像我这样的人,认为能在街上开店有所有执照,能提供发票、厂家合格证明就说明是合法的,我就可以放心购买,当然《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规定“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所以要考驾驶证,可是福州市什么时候推出考试了?所以不要拿什么非法车辆来做借口!
  3、上网找了一下,发现就算是市政府为了城市的建设需要禁摩、禁电好像本身“禁止”二字,就缺乏法律依据吧(http://www.baidu.com/s?ie=gb2312 ... 2%C0%BE%DD&ct=0),就算是禁止,请问政府能不能考虑一下先把街上那些店关了,然后有偿的从百姓手上回收回去摩托车牌和电动车,毕竟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我们是付了钱的。
  4、福州面积12154平方千米,人口589万。(以下具体数字均来至百度)去年6月福州机动车保有量为747952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658447辆,到今年以每月5000辆左右的速度增长。占人口总数的百分十五左右,而摩托车和电动车现在的数量,我找不到,估计应该有200万吧,那个数字大,不言而喻,多少年来福州的媒体都是以某马路改多少车道反应我们城市的发展,什么时候可以考虑一下自行车道的宽度,随便去路上走走,就可以知道了,能不能考虑一下广大普通人民的交通工具,当然福州的建设需要我们支持,所以去年的五四路和五一路禁行很多人虽然勉强但是都是支持的,那我问一下现在这样禁行以后这里周边那些房地产号称的福州CBD上班的人怎么办,徒步、公交、还是鼓励全民购买汽车,前两个看来行的通,我也很为我们市的公交而骄傲因为以前曾经试过,不管从福州市的任何地方到任何的目的地,只要换乘最多两辆公交车,但是因为公交车的数量还有政府提倡买小汽车原因,公交的速度明显慢。国家老是提倡环保、和谐、节约,我没有感觉出来这样的行动,会有这样的后果。
  5、禁摩托根本就没道理。按污染说事。摩托排气量125cc 大家都是4冲程的。摩托污染气体是125cc 小车按平均算1600cc吧。那个大?按人均吧。摩托一个人是125cc污染。小车是1600cc污染。按满载算摩托是62.5cc污染。小车是320污染。满大街有几个小车是满载的?这污染按人均还要加倍。按占交通道路算一辆小车占的顶4个摩托吧。都满载摩托8个人运力 小车5个人运力摩托可以去4个地方 小车去一个地方。按车祸算。摩托撞死过几个人 小车撞死几个人?按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把摩托和小车事故的全算到摩托头上。摩托事故率当然高了。按节能算。你说摩托同样运力情况下那个更加环保哪个更加节能?
  
  微型车、摩托车、电动车所承载的,除了出行便利之外,还有重要的运输功能。无数底层民众的生计生活,正是基于它们而存在。城市政府为底层民众的出行作出承诺时,却没有为他们的生计运输作出安排。因此,当我们以交通、治安、环保的种种理由,将摩托车、电动车全部赶出城去,弱势者生活的痛感和无助,空间的逼仄和挤压,在这里却凸现得真切无比。在国际上,许多大城市并没有禁摩的政策。譬如,作为国际大都市,巴黎的城市管理够“时尚”,但巴黎不仅没有禁摩,还给予摩托车许许多多的优惠。巴黎老市区道路一般都比较狭窄,双向双车道中间的空隙就是摩托车专用的,塞车在巴黎老市区是家常便饭,汽车停停走走,惟独摩托车在两个车道中间飞驰而过,好不潇洒!在世界闻名的艾菲尔铁塔下仍有摩托车怡然驶过。再如美国,油价持续上涨曾经促使美国人放弃汽车改骑摩托,许多美国人还把骑摩托作为一种运动休闲活动。日本在高速公路左侧划出一米线作为摩托车专门行驶,与轿车不争路。在他们那儿,使用年限越长,交税越多,摩托车跑得多了,出现安全和环保故障,不用政府出面,自个就淘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关键是管理,而不是禁行。
  要管理好一个城市,并不一定非得全面禁摩。从根本上来讲,摩托与城市其实也能和谐双赢。城市交通需要不同层次的通行工具,从自行车、摩托、小车到公共大巴、地铁等,方能满足不同阶层百姓的出行需要,构筑起整个城市健全、和谐的交通体系。至于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关键在于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加强管理和防治,拿摩托开刀未必是治本之策。禁摩虽然可以给有关执法部门减轻不少工作负担,但却是以牺牲许多公民的某些交通权利作为代价的,而需要廉价又轻便的摩托的,往往是那些收入较低的普通百姓。禁摩、禁电之后,受此影响的几十万市民的出行,相当一部分人将被迫涌到公共交通工具上。而目前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已经人满为患、不胜负荷,在上、下班高峰,几乎每一部公交车都被塞得如沙丁鱼罐头一样水泄不通、前胸贴后背,如今再加上这几十万人,城市公交将承受更沉重的压力。
  我认为政府并非不想把事儿做好,而是做事的习惯有一些问题,例如,简单粗暴,不尊重政策相对人的意愿。现在百姓的权利意识日趋提升,他们会问:“凭什么这么做?”他们要你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和谐执政的前提是人民满意,而人民能表达自己对公共决策的看法,参与到影响公共决策中来,这是人民满意的基本条件。“一禁了事”,正好是“一禁了不了事”,简单粗暴的“禁令”,不尊重民意的“禁令”只会带来更麻烦的事儿,带来怨恨和社会的不和谐。
  中央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要关注民生,关注低收入群众的民生,减少低收入阶层的负担,强调建立和谐社会。我们听到的时候,那么温暖。可是,中央的指导方针又传达到了哪里呢?“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个代表中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不能是句空话!
2#
发表于 2008-5-9 21:54:11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5-9 22:07:26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北京的车堵成那样,是摩托车、电动车的罪过吗?
4#
发表于 2008-5-10 00:40:10 | 只看该作者
强烈愤慨!
我再一次震撼地感受到了这个打着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旗号的当代中国的生死存亡危机!
5#
发表于 2008-5-10 00:53:16 | 只看该作者
奥运圣火传递世界各地为何处处是敌人,处处是麻烦,处处是危机,处处遭抵制,难道只有中国是圣人其他199个国家都是猪?也许我的看法过于偏激,但其中意味值得我们去反思。
    而抵制的国家却大多是世界公认立场中立的国家,他们的原本目标大多是中国现行的政府与社会体制。
6#
发表于 2008-5-10 01:10:57 | 只看该作者
转几个网友们的精彩回复以博一笑:

1.漏透社消息,阿扁这次大选失败就是因为台北没有禁摩。


2.如果要荒唐到禁止吃饭、作爱、睡眠的时候才有人说话,那就说明这个国与民都么救了。



3.

现将五一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5月1日中午,集体中国大饭店,看别人吃饭
5月1日下午,北海公园,裸体游泳大赛,冠军获得三点式泳装两套
5月1日晚上,生存大挑战,划拳输的人陪芙蓉姐姐围绕三环逛一圈
5月2日上午,真心话大冒险,在中海南门口对里面大喊:你们都是一群王八蛋
5月2日下午,拘留所睡觉!
5月3日白天, 拘留所睡觉!
5月3日晚上,越狱
5月4日     上班

4.马路被郑松岩抢了,楼顶也有人跟我抢,这个世道啊
这里有个砍柴的苦口婆心的冒着被河蟹的危险告诉我们:公平和公正的生存本来就是他们与生具来的权利,这种权利不需要乞求也不需要别人施舍。如果你因此而乞求或他人因此而施舍了,那么,就说明你正生活在一个值得你奋而抗争的不公平的环境里。


5.禁/摩、禁/电、禁/猪,不禁/血/汗/工/厂、不禁凉/山/童/奴!向东/莞学习,向东/莞致敬!

6.建议全国人大立法--------------------------------------------禁止制造低档汽车 . 拖拉机 . 三马车 . 摩托车 . 电动车 . 自行车 . 人力车  ---------------------------------------统一生产奔驰600-----------------------让中国的大小街道-----公路------田野都跑满奔驰600----------------以提高中国在宇宙各世界的形象!!!-----------------?????????????????????????????????????????????/

7.罪犯拿刀就禁刀?
拿枪就禁枪?
拿生殖器就全阉了?




哈哈-----哈!福州佬骂娘真他妈有一套。福州鱼丸真不错,我喜欢!
7#
发表于 2008-5-10 02:43:57 | 只看该作者
地府地府,阎王说了算,小鬼最难缠,是人都很惨
禁/摩、禁/电、禁/猪,不禁/血/汗/工/厂、不禁凉/山/童/奴!向东/莞地方政/府学习,向东/莞地方政/府致敬!
顶了
8#
发表于 2008-5-10 02:55:32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并不认同这次五一抵制家/乐/福的活动,很多在这类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会此受到压力,他们只是想赚钱养家啊。但我对这次组织方式的历史意义报以充分的肯定,真正是快捷方便,以后全民活动完全中以参照这个的模式多开展点。
9#
发表于 2008-5-10 13:19:13 | 只看该作者
为何总是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会“被迫的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歌词就反映了一切
10#
发表于 2008-5-10 13:27:12 | 只看该作者
"为何总是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会“被迫的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歌词就反映了一切"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动车论坛 ( 京ICP证041302号 )

GMT+8, 2025-7-9 00:39 ,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