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刹车信号灯;急刹爆闪灯

电动车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老顽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买了组电池测试中。。。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2-5-28 11:46:26 | 只看该作者
老顽童 发表于 2012-5-27 13:53
我准备儿童节的时候装到车上。

提前预祝功成 节日快乐
122#
发表于 2012-5-28 11:53:43 | 只看该作者
铅碳电池 发表于 2012-5-24 21:08
很多人担心质量怎么样,性能怎么样,寿命怎么样?我就传一个最近随即抽取的产品,做了几百次循环,后面懒得 ...

请问 碳铅电池充电是否和普通铅酸电池一样  可以用正负脉冲  过充电等方式充电  正负脉冲过大呢?
123#
发表于 2012-5-28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4#
发表于 2012-5-28 11:55:44 | 只看该作者
数据确实很诱人哦  
125#
发表于 2012-5-28 12:17:16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这一个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6#
发表于 2012-5-28 15:57:58 | 只看该作者
刚换了1组3620的电池,等用废了这个电池差不多详细数据就出来了,E5也就稳定好多年了,我再发回川办那升级回4818A,不知道那时候车是不是需要换了,哈哈
五周年迅鹰,SL26轮胎,骠骑改迅鹰后平叉,劲战台湾三叶原装后减,E53618A,暗夜刀锋转向,小零件改装无数,估计现在就车架和壳子还是原车的
127#
发表于 2012-5-28 21:07:58 | 只看该作者
50531 发表于 2012-5-28 12:17
是不是这一个哦?

应该是吧
128#
发表于 2012-5-29 18:00:1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大家见笑了,今天测了一下放电数据。很多人不明白铅碳到底有什么好处,我给大家归纳了几点。
1.可以高功率充电,实测的数据,48V20AH用8A充电一点问题没有,也可以用20A充电,不过有点发热,用8A充电到14.6V,请转正常电流2.5A继续充,用这种方法基本上3小时内可充足,实际放电容量大于130分。
2.碳电容减少可电极极化,很多人看不明白为什么电池使用正常硫酸浓度,却提高了放电平台,这是因为负极活性比常规电池强的多,降低了负板极化,我们实测的数据可达12.8以上,我们当时在曾考虑是不是电池能达到13V的放电平台,目前来看有点难,但是依然取得了进步。
3.可高功率放电,这个就不用解释了,请仔细看放电平台就知道了,即使你用40A放电,也能稳定在12.5V,所以爬坡能力增强了。
4.负板永不硫化,很多人说,你吹牛吧,你把电池的根本问题解决了。
我给你说原理,碳在负极类似于催化剂作用,它改变了硫酸铅的尺寸,改变了硫酸铅的还原电位,比如你原来需要-1.2V硫酸铅才开始还原成铅,那现在只需要-0.9V就可以做到,所以硫酸铅被征服了。
5.低温性,很多人反映电池冬天不好充电,有了铅碳你还怕啥,原理上不解释了,跟第4条一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9#
发表于 2012-5-29 18:1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铅碳电池 于 2012-5-29 18:56 编辑

6. 蓄电池单只或单格落后被解决了,很多朋友不明白其中的奥秘,甚至他们认为电池经过严密配组,是不会有单只落后的,首先我们搞清楚单落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知道电池在深放电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单落,因为每次深放都要形成部分没还原的硫酸铅,这种硫酸铅含量是不一样的,越积累越多造成单落电池更加单落,你把硫酸铅给消除掉了,那就不存在单落了。正极很难硫酸盐化,这种单落电池基本上是负极有问题。负极出现问题,正极也会受影响,比如该单格充电过程造成电位偏移,正负极都会超较正方向偏移,造成正极过充,板栅腐蚀严重,失水量也很大,单落会带了很多负面影响。
给大家解释一下放电数据,电池12V以上可放电85分以上,虽然离我的理想值100分钟还有点差距,该曲线可看成两条直线连接的,以12V作为分界点,12V以上直线斜率比较平,这个区间关系到电池的动力性,比较平缓说明电极极化小,内阻小,12V以下斜率较大,此时可理解为氢离子供应不足造成的,如果此时继续加硫酸,该电池可放145分以上,可达25AH,这也就是硫酸控制容量的规律。
130#
发表于 2012-5-29 21:30:48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期待老版主测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动车论坛 ( 京ICP证041302号 )

GMT+8, 2025-4-9 10:18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