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刹车信号灯;急刹爆闪灯

电动车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四川办事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池用4年以上即将成为现实,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今年内推出产品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07-12-22 12:0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9 四川办事处 的帖子

关于蓄电池使用四年,其实不太希奇,我有几个朋友电动车,是上海产的千鹤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今年已是第五年了,车载电机功率250W.我的结论可能是车载配比问题比较得当. 现在厂家一味追求产量和利润,在核心技术上打了折扣,中国市场大,向来就成了一个规律.哎...无奈.其实原本能做到的
202#
发表于 2007-12-22 12:07:45 | 只看该作者

22222222222222

33333333333333333333
这样。既减少大线数。还不加元件。
因为几十A 的管子。。在1A 时 的压降。很小。就用它来检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检测和电池串连并且加地的那2 极管电压的方法。测量 1 A 电流

[ 本帖最后由 1老头 于 2007-12-22 12:1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3#
发表于 2007-12-22 12:1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广纳百川 于 2007-12-22 12:06 发表
关于蓄电池使用四年,其实不太希奇,我有几个朋友电动车,是上海产的千鹤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今年已是第五年了,车载电机功率250W.我的结论可能是车载配比问题比较得当. 现在厂家一味追求产量和利 ...



千鹤的电池用的时间长。我认为就是他的车电流小。大电流是电池用的时间短的最主要原因。
204#
发表于 2007-12-22 12:43:27 | 只看该作者
1A电流的检测。也可以检测电池外连线 的一段上的电压。这样也并不用再加什么元件。虽然铜线有正的温度系数。温度高。电阻大。电压降大。但对1A 转换的用处来说。。还是可以的。
205#
发表于 2007-12-22 12:58:29 | 只看该作者
千鹤 配海宝是绝配
206#
发表于 2007-12-22 14:18:02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上1A有3毫伏用差动放大器,肯定可以。但批量生产时,由于康铜丝阻值不可能完全一样,产品的离散性会很大,想提高产品参数的一致性,肯定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来手工调整,我感觉不适合批量生产.即使能保证出厂时产品性能参数一致,也很难保证使用一段时间后产品参数不会出现漂移.

用康铜丝取样来检测大电流没有任何问题,用来检测小电流我觉着是个误区,精度很难保证,不适合.还是建议川办改为检测转把电压,线路简单精度容易保证,还能避免并改串时可能出现的打火现象.

[ 本帖最后由 chack 于 2007-12-22 14:19 编辑 ]
20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4:27:2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睡了个懒觉,这里好热闹啊。
jcq兄说的将主导线在干簧管上绕几圈的方法成本较低,但影响将来生产时的速度,还是用康铜,也不贵。
chack兄眼力非凡,但照片不是故意照不清晰的,昨天在室内的光线不好,加了闪光又是一片白光,我想大致意思大家明白就可以帮我了,就发上来了。我用的二极管在电自上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外部温度我测了,上坡3分钟,只有50度,不用散热了,在电摩上是有点担心的,但并一个肯定没有问题,到时给你们发样时,自己找好点的二极管加散热DIY上来。跟电流一直是我的矛盾,跟转把是最容易实现的,但我又不想将来安装时把转把接入,要增加安装的工时,也要增加一对接插件,如果是和控制器合二为一当然是最好实现的,这个我再考虑一下。电自与电摩对这个产品的要求只是过电流的不同,我想成本差异不大,而且也不清楚大家DIY的什么车,能二合一最好,当然,如果产品要上量肯定就要分开了,节约成本就是增加利润。
老顽童,继电器是吸合是24V的,过电是30A100V。
大林子兄,324真的可以吗?那我今天就用324试一下。线路板可以加铜丝加锡,但我担心影响将来的生产进度,在这个加工厂里,我见过50mm宽板子加厚过300A,所以,我想尽可能不用加铜丝,到底行不行就是实在要做的实验。
20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4:3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广纳百川 于 2007-12-22 12:06 发表
关于蓄电池使用四年,其实不太希奇,我有几个朋友电动车,是上海产的千鹤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今年已是第五年了,车载电机功率250W.我的结论可能是车载配比问题比较得当. 现在厂家一味追求产量和利 ...

你看啊,我们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千鹤电动车采用36V有齿电机设计,电流小,电池寿命长,但是速度慢,市场不好做,千鹤是第一批电动车市场的大腕了,但现在第二批,第三批的很多厂家的销量都远超过了他,所以他只有含恨地说一句,我们现在主要做出口了。与千鹤相同命运的厂家还有很多,苏州小羚羊,隆欣等等。我们现在就是在设计不但平均电流小,还要车速够,跑得远的电动车。
209#
发表于 2007-12-22 14:43:41 | 只看该作者
必须跟转把(不管增不增加工作量),如果跟电流,有个现象将无法避免,假设并联时车子达到了最高速,此时稍微松点转把,电流就会降下来,如果此时检测线路认为符合转换条件,把并联转为了串联,由于转把的量还很大,电压突然升高了,车子会突然冲出去,继电器的打火将不可避免.

[ 本帖最后由 chack 于 2007-12-22 14:46 编辑 ]
2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4:45: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老头 于 2007-12-22 12:43 发表
1A电流的检测。也可以检测电池外连线 的一段上的电压。这样也并不用再加什么元件。虽然铜线有正的温度系数。温度高。电阻大。电压降大。但对1A 转换的用处来说。。还是可以的。

老爷子,你说的这个方法是节约,但咱们不是还没有穷到那份儿上吗 康铜不值钱,比铜线准确规范点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动车论坛 ( 京ICP证041302号 )

GMT+8, 2025-4-27 06:33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